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井之娃
天井之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804
  • 关注人气:6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9.8 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09-14 10:06:37)
标签:

三垟湿地

张严冯

水墩

黄菱角

瓯柑

分类: 温州本地区

    近年来温州的媒体对三垟湿地报道不少,多半是广告性质的赞美,当然还有很多的批评。带着对三垟湿地的赞誉和质疑利用周末半天时间独自领略了难得“残留”的温州水乡风光。虽只是走了整个湿地北边区域的一小部分,但还是感觉到在政府迟到的关注中三垟湿地正在放慢了毁灭的脚步。  

    紧邻温州市区的三垟湿地,农用开发已有几个世纪,但是最近的几十年中,由于过度开发和周边对其加快鲸吞蚕食和各种环境污染侵袭,现在整个湿地保护区域成了只有十多平方公里的一块河网交错但夹杂很多不协调农居的“类似”湿地,不过还能看到被河流港汊分割成成百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岛屿(形象称为水墩)。三垟湿地水域、陆地面积比为的1.1:1,被誉为“浙南的威尼斯、百墩之乡”。三垟湿地属于内陆河流湿地。三垟最有名的是瓯柑,这里就是瓯柑的发源地,只有这里生长的瓯柑才有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储存特性,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瓯柑之乡”。其次菱角(也称黄菱、老菱)也是湿地的另一特产。至于在河中网箱养鱼也有人说成是三垟三宝之一我觉得有点勉强,因为只是这里的湖汊较多适宜养鱼罢了,其鱼也没什么特色。

    由于湿地毗邻温州市区,所以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张和影响,当然不能幸免于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当今的湿地面积正在逐步变小,环境似乎也到了“湿地”概念的边缘。据调查目前区域内自然植被以及各种生物种类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基本没有湿地特征的植物生长,动物基本上以人工放养的白鲢、鲤鱼为主,其他土壤动物、栖息动物以及昆虫等生物类群的种类、数量都为自然湿地的10~30%。区域环境条件除大气、土壤质量目前尚好外,区域水环境质量严重受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指标严重超标。其污染源主要为联通的温瑞塘河河水的流入,以及区域中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的排放,三垟湿地是已基本丧失原始湿地属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我是在近中午时从机场大道进入三垟,直接到了三垟湿地的名片“张严冯”村,然后回到到沙河村,粗略了周边的休闲娱乐开发状况,再走三垟大道北段,后来上瓯海大道再到上垟村。据说刚开发不久的沙河附近的五福源湿地公园是市区近年来有名的游乐休闲区,由于大多类似公园的人工景观,我未光顾。半天时间匆匆走了三垟湿地的北部。一路游来觉得三垟湿地虽然已被破坏的所剩无几,但可喜的是这几年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开始加大保护力度,虽是亡羊补牢但愿能补牢。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绿色区域为温州三垟湿地保护区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现存的三垟湿地在黄色区域中,呈倒三角状,和大罗山构成了温州市区的后花园,红色线为这次行程

一,张严冯村

    张严冯,一听就是姓的组合,听起来很有诗意,该村是个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明朝以十一都二里张严冯来命名,在今天我在村里走了半天已没有找到遗留的古迹了。据记载原住民从永嘉楠溪江的岩头村迁徙来,清光绪年间曾出过一名进士金振声。

    在村东首有一“水莲岛”,岛上水莲宫旁的大榕树被誉为温州的“榕树王”,是三垟湿地标志性景点。村民倚河而居,是个六分水,四分土地的典型江南水乡,这里盛产著名的三垟瓯柑和南仙垟黄菱。
    这里有古代的美丽传说,说来也怪村名虽叫张严冯,村民却没有姓张、严、冯三姓的,村民大都姓林姓金。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叫张严凤的仙女,爱上了三垟一位冯姓的英俊小伙子。为了能与情郎长相厮守,她私自带着菱角的种子,下凡到了人间,与冯姓小伙结为良缘。此后三垟菱角年年丰收,造福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仙女,当地百姓就将这个地方称为“张严冯村”,这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近代,该村在临近乃至浙江的农村都有点名气。1951年张严冯村成立了浙江省永嘉县(当时温州称永嘉县)第一个互助组。1955年荣获浙江省农业生产合作社模范集体。1971年成为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当时为三垟公社宪一大队。1971年<<人民日报>>曾刊载了一篇名为(宪一巨变)的文章。如今又成为“生态村”“市级文明村”。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水乡中的张严冯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瓯海大道作为市区和三垟湿地的北部分界线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瓯海大道往南进入沙河村,这里回眸远处新居民区,在前几年这还同属于三垟湿地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三垟的河常常很宽,看起来又像湖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水乡的路大部是这样,水泥路,不宽,两旁是瓯柑园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沙河村向南不远就到了张严冯村,凭着这村名就觉得甚是好奇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现在都时髦了,村变成了村社区,不知道“村社区”是什么意思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又是叫宪一社区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边上又有村名石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可能是村里唯一的古建筑了——金宅祠堂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些旌旗夹刻着祠堂家族获取功名者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祠堂里向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三垟水乡著名的标志景观——水莲岛和岛上的水莲宫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水莲岛上大榕树,树龄280多年,树高11米,平均冠幅32米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水莲宫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从东边看水莲岛,一棵榕树就覆盖了全岛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我原来以为是河中的杂草——水葫芦。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三垟特产——菱角,又称黄菱、老菱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些水泥船都很破旧,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看到一只新船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村里的环境的确很差,很多房子都租给了外地民工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成了废品堆放集散地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可爱的小天使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房前屋后要扩张,种瓜种到河里去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瓯柑是三垟湿地最有名的特产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唯有这里的瓯柑能储存到次年端午而味美品质仍然如鲜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三垟的网箱养鱼也成为近年来的又一特色产业,不过这水质倒值得怀疑能否养出合格的鱼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半小时后回到这里,这小姑娘还在这里自娱自乐,农村的孩子茶杯和水都能感到满足和快乐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村里不多的“古迹”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有心人还是给留了下来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小菜场经营的花色还是不少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湿地中还时常能看到一些水鸟在河边飞起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水乡离不开船、桥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附近乃至温州市区的钓迷经常光顾这里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比起污水直接排到湿地河流中,这些景象就是难看些,还不能算太污染环境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废品收购点在这里也较常见,这也是美好湿地中的不和谐音符

二,沙河村

    沙河村位于三垟湿地的北部,靠近温州市区,这里是近年来三垟湿地旅游开发的切入点,建有五福源公园等游乐设施,还有一批休闲场所供市民平日玩乐消遣。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沙河村居民区附近的河汊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沙河街道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垂柳下的小河和小船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河边有连排的咖啡屋和休闲厅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的鸟胆子也特别大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从沙河经牡丹村进入前方的三垟大道

三,三垟大道附近

    在三垟大道上进入东侧的东垟村,这里的环境和生态保持就差多了,由于靠近三垟大道,交通便利自然工厂作坊也较密集,环境就更难保持了。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东临水乡品瓯柑 垟聚鱼米食黄菱”也是对三垟水乡总的赞美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新修的三垟大道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远离毒品,这里是个市级戒毒所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当前正是黄菱收获季节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洗好黄菱后剔除太嫩的,然后就地煮熟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的河水受到了污染基本上只是能起到行船的作用了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河边榕树是三垟每一个村庄必不可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三垟大道上的公路拱桥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像这样的小岛在三垟是不胜枚举,这上面栖息着很多野生鸟类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还看到有游客在人力游船上细细品味湿地风光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躺着两只龙舟。过去端午龙舟划毕都要好好保管,来年只要稍加修缮就可再划,可是近年来可能钱多了,或者没有场地保管,于是就不再保管,来年再换新的,一年一换多可惜,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温州一带端午划龙舟非常流行,三垟当然也是首当其冲。当今划的龙舟大都称为大龙,船身共18档,每档2人划桨,共有桨手36人,加上司鼓、司梢、司锣、司旗、唱龙船、托香斗六种执事12人,一船共需要48人。温州过去曾有小龙,现在已不多见,其船身只用13档,划桨26人,还有司旗一、梢一、鼓二、锣二、拖香斗二,合计36人,俗称“三十六香官”。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出三垟大道进入机场大道,这里也是三垟湿地的北界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四,上垟村

    在机场大道南拐进了上垟村,这里主要看看湿地东北角的现状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上垟的黄菱特多,河面上一眼望不到边全是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原来菱角就长在这里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边上留着水道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犹如陆地上的公路,这就是水路,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河里养着菱角,地上种着瓯柑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路边还不忘种点丝瓜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上垟村里有许多家庭作坊在加工螺丝,螺丝是三垟农村的支柱副业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的河道还有定期清洁工进行河面垃圾清理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叫上垟社区,不像张严冯叫村社区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叫东风头,是三垟湿地的东边缘了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桥通路通,又一片湿地变工地了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这里的村村户户也都是生产螺丝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2012.9.8 <wbr>温州水乡——三垟湿地一角
三垟湿地的村庄常常都有棵大榕树,人们可以借此乘凉休闲。

    今天的湿地之行只是蜻蜓点水般匆匆走了一块不大的区域,整个三垟当然还有更多的风土人情有待今后再去细细品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