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30——哲蚌寺,看到了最大的寺庙

标签:
西藏游哲蚌寺甘丹颇章藏传佛教根培乌孜山 |
分类: 青藏新陕甘宁专辑 |
远处就是根培乌孜山
这是山脚的门楼,匾上是“哲蚌寺”,其实这离哲蚌寺还要走半小时呢,这里是一个检查卡点,卖门票
这时门楼的边门
我们顺着右边台阶上山,可以走直线
通往哲蚌寺的公路
买了哲蚌寺的票,进山门就看到这寺院,我们原以为是哲蚌寺的一个部分,不过我们还是决定先走远的,上山再说,后来到山上才知道这是属于另一个寺院——乃琼寺
顺这台阶连续上坡,不过在这里只要走的稍快就会感到气喘,原来在海拔3800上,更主要是这里树木稀少加剧了缺氧
主要参观的是橙色方块区,有西边的甘丹颇章、中部的错钦大殿、北边密宗院、东部的洛色林扎仓、果芒扎仓和德阳扎仓
我们顺西边林荫道上山
往前看远处的拉萨河谷
西边根培乌孜山
东边
上山石头台阶相当宽而平
这是水力推动的转经筒,从山上引水冲击经筒的叶片,昼夜不停地随流水飞转
在房子里的更大的水力转经筒
这一片是僧众们的住宅区,许多已经长时间无人居住了
上下楼梯很陡很狭窄
后山西坡上乱石遍布,在许多大石上画着宗喀巴的画像和刻着“六字真言”,山顶布满七彩经幡
但也有个别有住
上山直达根培乌孜山,可能晒佛也从这过
花可冶情,即使在最差的环境中有它相伴,似乎更多看到的是阳光,而不是阴雨
这里的僧人住得仍很艰苦
这条溪谷右侧开始哲蚌寺的建筑了
我们刚才就从右边的石阶上山来的
两代人,没有代沟吗?
高高的台阶上面就是甘丹颇章。甘丹颇章系哲蚌寺第十任堪布、即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于公元1530年时兴建,宫室共7层,分前、中、后三幢建筑。前院系地下室的各类仓库。二层院落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四周皆为僧舍游廊。达赖喇嘛生活起居主要在7楼,设有经堂、卧室、讲经堂、客厅等。7楼还有两个殿,卓玛殿和护法神殿。
38级台阶气派不凡
还要上台阶,才算进门
甘丹颇章是达赖嘛嘛在哲蚌寺的寝宫。在重建布达拉宫以前,五世达赖喇嘛一直住在这里,并在那一时期执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权,甘丹颇章也就成了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同义语,史学界称其为“甘丹颇章政权”。
进大门后是个院子,不大,左边是佛堂
上来后顿觉眼前一亮,是个几百平米的楼顶平台
整个场面由暖色装饰,在鲜花陪衬下显得更有生机
从这里再上楼
还有藏民背着小孩来朝拜的
右边上坡上的钢架是晒佛台,每年藏历六月三十称为“哲蚌雪顿”,这天凌晨,这里会挂出30米长、20米宽的巨大缎制释迎牟尼佛像
措钦大殿(“措钦”意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积将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一石铺广场,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内的造像,不论正殿或厢殿,都极为生动。大殿中间的大文殊像及白伞盖像极为精致。这里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右旋法螺。
我们是从侧门进入大殿,里面是一个布满红柱的大经堂,面积约1800平方米,共有183根柱子,可容9000人诵经。
阿巴扎仓 密宗院
加央拉康,我进去后,还正在看里面有人否?突然一个锤子轻轻敲在我的肩膀上,原来一个喇嘛边诵经边向每一个从他跟前走过的人敲一下,小孩子就好像打一下头。
这是哲蚌寺的敬老院
僧人在劳动
大家边唱藏歌边劳动,洛色林扎仓修理屋顶的热烈场面,
洛色林扎仓入口处,修理中不开放
果芒扎仓也在修理中
(文字陆续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