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谣《打花巴掌》

(2011-05-23 10:32:59)
标签:

杂谈

一、导入

  1、你喜欢什么游戏?

  学生说一说

  2、你知道你的爷爷、奶奶小时候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学生说一说

  3、老师知道有一种游戏是老爷爷老奶奶们小时候经常玩的,就是《打花巴掌》

  教师简单介绍游戏规则

  二、欣赏《打花巴掌》

  1、欣赏古老的《打花巴掌》,歌里都唱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歌里唱了老奶奶喜欢吃的、用的东西……

  教师:以前的生活就像歌里唱的一样

  2、学唱《打花巴掌》

  1)歌曲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歌曲一开始不唱只念,后面才唱,而且歌词都一样

  教师:歌曲的前半部分叫数板,我们来数一数

  学生和老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读数板部分

  两人一组练习

  (2)表演

  两人一组到前面表演唱,其余学生拍手

  3、欣赏新编 《打花巴掌》

  这首童谣是老北京地区很流行的童谣,但是到了现代就没有人唱了,有人为它编了新歌词,给这首歌带来了活力,从此又有人唱了,请欣赏。

  新歌词唱了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新歌词唱了我们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事情等等

  作者改编歌词的歌词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只把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词改了,歌曲后半部分还是原来的词

  三、创编新歌词

  1、我们也来为歌曲创编新歌词,谁来试一试,大家说他编得好不好

  1)一学生创编:(如: “打花巴掌呔一月一,小朋友在一起” )

   众学生:   

  2)另一学生创编:(如: “打花巴掌呔二月二,小朋友爱看霓虹灯” )

   众学生:   不好

   教师:为什么不好?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每个月两句唱词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很顺口、很好听,那个  同学编的韵母不同,所以不好听。

  教师:这种特点叫做“押韵”

  我们来改一下:打花巴掌呔二月二,我们来玩丢手绢。

  2、我们把整首歌曲都改成唱我们新生活的歌词

  学生创编,共同修改

  教师把歌词输入电脑,用大屏幕展示出来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小朋友们在一起。    

    打花掌巴的二月二,我们来玩丢手绢。

    打花掌巴的三月三,摘来韭菜煮鸡蛋。

    打花掌巴的四月四,我们都来讲故事。

    打花掌巴的五月五,我们一起去跳舞。

    ......提着篮儿去采花,茉莉花呀海棠花,江西南那个野菊花,采朵玫瑰花呀,采朵牡丹花牡丹花。

  学生表演自编的《打花巴掌》

  四、小结:同学们学的很开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自编自演歌曲,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作用。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的很有活力,同学们不只是动了口.手.还自己动脑筋自编自演,发挥了学生的主动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