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2023年8月1日:质与量
(2023-09-19 11:12:31)
标签:
联谊报流念珠质量数量父亲母亲 |
分类: 原创·喜讯 |
质与量
作者:流念珠
《联谊报》2023年8月1日
刚搬到这个县城居住的时候,我每逛菜市场总会看到许多人喜欢挤在海鲜摊前抢购一种名叫龙头鱼的鱼。龙头鱼接近白色,没有鳞片,身体非常柔软。它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软如胡须。那时听邻居秦大姐介绍说,龙头鱼的烹饪方式有很多,可以随意炒、炸、焖、溜、煮,如香炸龙头鱼外酥里嫩,蒜蒸龙头鱼肉质鲜嫩,龙头鱼豆腐汤鲜香爽滑,说得我也忍不住要买一些来试煮。
记得第一次买龙头鱼,我不知如何下手去挑拣,就凭着以往的买鱼经验,尽挑那鱼肚子干瘪的。我的经验是,鱼都是宰杀前上秤,所以鱼肚子越小,得到的实际分量就越多。身旁的一个热心大妈见了,赶紧拦住我,说:“妹子,这鱼与其他鱼不同,你听我的,只管挑鱼肚子大的买!”说完,熟练地拿起摊子上的筷子帮我挑选起鱼来。她一边挑还一边问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怎么我们都不会算账似的,专挑鱼肚子大的买?”
我确实有这样的疑问。大妈说:“这鱼肚子虽然占着些斤两,却是质优的衡量标准。你看,那些鱼肚子大的龙头鱼,它的鱼身也普遍比其他的大,这说明它平时的食量大,长得快,肉质好。另一方面,鱼肚子大的鱼,肚子里尽是一些小鱼小虾,这说明它的捕食能力强,生命力旺盛,鱼肉也就更有弹性。”我对比着摸一摸摊子上鱼肚子大和鱼肚子瘪的两种龙头鱼,发现果如大妈所说,前者鱼肉更饱满更富有弹性。
真没想到,挑几条龙头鱼竟然包含了这么多技巧。我意识到,自己挑干瘪的龙头鱼时光想着追重量,把鱼肉质量给忽略了。这不禁让我想起父亲母亲来。
在生活中,父亲是个“追量主义者”,买东西往往重数量、重重量、重价格,母亲却是个“追质主义者”,买东西只要质地好、品质优,宁可多花一些钱。有一回,父亲在超市大减价时购买了三四棵一斤一元的大白菜,结果煮出来才发现,那白菜帮子硬邦邦的,叶子还略带苦涩。母亲买青菜只瞄准一类人——挑着担子的菜农。母亲说,那些菜农每天卖的菜不多,菜的品相有时也不那么好,却都是自己地里种的,菜味儿更地道。有年过中秋,我陪父亲母亲一起到市场买板栗。父亲贪多图便利,想一股脑儿把一个摊子的板栗以一斤7元的价格全包圆。母亲却拦住父亲,宁可蹲在摊前一个一个仔细挑拣,并以每斤10元的价格结账。父亲笑母亲不懂得算账,母亲却微笑不语。晚间,当母亲拿出只要轻轻一掰就破壳而出的黄澄澄的板栗时,她怼了父亲一句:“我可能不懂得算经济账,可你不懂得算品质账。”
另一回购买家具,父亲母亲也走了两个极端。哥哥的新房刚买完,父亲就背着母亲,迫不及待从家具市场扛回了一张廉价的大圆木桌。可回家摆放出来他才发现,木桌占地方不说,色调与新房还不一致,显得十分突兀。母亲一看,哭笑不得。她陪着父亲来到家具市场,说尽好话,商家才同意退货退款。随后,她又拉着父亲逛了很久,终于选中了一张格调优雅的大理石伸缩餐桌。这大理石桌的价格虽然高出木桌的不少,但颜色款式与新房格调一致,用着也方便。
母亲常说,宁可少吃一口也要买品质好的菜,宁可少穿一件也要买品质好的衣服。前段时间她来我家小住几天,天天早上跟着我去市场买菜。令我惊讶的是,她买龙头鱼虽也是第一次,却毫不犹豫地去挑那些鱼肚子大的买。我问她是如何知晓那些才是好的鱼,她笑了笑,说的话与那热心大妈的如出一辙:“肚子大的鱼,吃得多游得快长得壮,肉质肯定是最好的!”
我暗暗佩服母亲。她虽是地道的农村妇女,却也在多年质与量的比拼中活成了一个精致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