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海日报》2023年07月12日:伦勃朗不画“毕业照”

(2023-09-18 11:09:28)
标签:

张珠容

伦勃朗

北海日报

毕业照

分类: 原创·喜讯
伦勃朗不画“毕业照”
作者:流念珠
《北海日报》2023年07月12日
  荷兰画家伦勃朗在三十多岁时回到家乡开画室招徒,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知名的肖像画家。那个时候,王公贵族都以能拥有一幅伦勃朗的肖像画为荣,他们在聚会时打招呼的方式多是这样:“你最近找伦勃朗画画了吗?”如果谁的家里没有伦勃朗的画,那他在聚会上肯定是要矮人半截的。
  可惜好景不长。伦勃朗三十六岁那年,事业达到了巅峰期。有一回,阿姆斯特丹射手连队16个成员以AA制的方式集资,雇请伦勃朗为其画团体肖像。接到单子之后,伦勃朗大胆创新了一把,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射击连官兵们整装待发准备出巡的一个场景:画中,走在最前面穿黑色军装身披红色绶带的是大尉弗朗西斯,他边走边和身边的中尉商议对策。剩下的队员在校尉的指挥下紧张有序地展开工作,有的在填火药,有的在擦枪膛,有的在举军旗。一旁的猎犬躁动着,战鼓也打响了。为了让画面更饱满,伦勃朗还特意多画了一个小女孩。女孩惊慌失措的表情为这幅画增加了几分生气,所有人都带着不同表情错落有致地出现在画中。
  这幅大作完成之后,怀着期待心情的射手连队16个成员来到画室欣赏作品。站在C位的大尉弗朗西斯挺高兴,可除他之外的其他成员看到这幅画时全都耷拉下脸来。不用想都知道,他们对伦勃朗怀有怨言:大家出一样的钱请你画画,为什么你把有的人放在前边,有的人挤在后边?有的人画的是正脸,有的却是侧脸儿?有的成员,甚至只露了半张脸。
  射手连队绝大部分成员强烈要求伦勃朗改画,伦勃朗却一口回绝了:“如果我把你们的正脸儿都画上,那么画作只能呈现出毕业班集体照的效果,难道这是你们乐意看到的吗?”
  坚决不画“毕业照”的伦勃朗,把这一大拨客户全得罪了。后者一怒之下把伦勃朗告上了法庭,还四处散布谣言,说伦勃朗画的画简直就是初学者的水平,闹得整个城市沸沸扬扬。人们对伦勃朗指指点点,嘲笑不断,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也变了:“听说伦勃朗画得很烂,你家了还挂着他的画吗?”
  人们都说这幅画作有魔性,原因有三。其一,画中画的本是白天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颜料变成了黑色,人们误以为伦勃朗描绘的是夜间场景,于是干脆给它取名《夜巡》。其二,画作先后遭受过两次重击——它先是被一名失业的学校老师用一把面包刀狠砍,留下几个巨大的斜杠和锯齿的伤痕,后遭一名男子喷硫酸,险些被破坏了画的表层。其三,因为这幅魔性的作品,伦勃朗的人生路也像被施了魔咒一般,逐渐走向悲惨。
  这幅《夜巡》穿越了时间,克服了光线、湿度、温度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更经受住了重重人为破坏的考验,在多年之后终于成为世界名画。后来,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专门建立了国立博物馆,只为存放这幅有正脸也有侧脸的团体肖像画,让其散发出无限荣耀。
  当初,伦勃朗宁可被推向法庭,宁可不被世人理解,也不愿意屈服于现实去改画。是他傻吗?不,是他过于执着,过于忠于自己的画笔。对伦勃朗而言,全都正脸的画作只能被称作“买卖”;有正脸有侧脸,按照自己意愿去创作的,才叫“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