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日报》2023年01月28日:刻意而笨拙的画
(2023-02-14 11:28:42)
标签:
刻意笨拙油画流念珠北海日报 |
分类: 原创·喜讯 |
刻意而笨拙的画
作者:流念珠
《北海日报》2023年01月28日
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保罗·塞尚在早期绘制过一幅名叫《读报的父亲》的肖像画,画中的模特正是塞尚的父亲。
你若初看这画,会觉得上面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刻意而笨拙。塞尚画得如此认真,刻意引入了运用得还不太纯熟的油画刀厚涂技法。当然,这份刻意与笨拙不仅仅来源于那个缺乏传统美术基础的年轻画家,更源于画中的主角——塞尚的父亲。画面中,塞尚的父亲正面朝向观众,正低头看报,表情安详、凝重。他把手肘靠在单人沙发上,双脚交叉,想尝试营造出随意的感觉,却不想,呈现出来的姿势反而是端坐之后的“笨拙”,是“刻意”。
《读报的父亲》创作过后第16年,成为了塞尚第一件成功入选官方沙龙的作品。不少人对此感到有些不解:一幅满满透露出作者、模特的刻意与笨拙的肖像画,凭什么入选官方沙龙?人们若了解了塞尚创作这幅画的背景,也许就不会有此疑问。
1839年,塞尚出生于法国南部的艾克斯。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自幼父亲便对他寄予厚望。父亲是做帽子生意起家的,踏实勤恳,通过奋斗最终成为这个小小城市里一位富裕殷实的银行家。在这个保守的父亲看来,儿子自小热爱的艺术,亳无可能为他获得稳定的生活。正因如此,塞尚尝试顺从父亲的意愿,走上父亲为自己规划的一条人生路径。19岁那年,塞尚进入艾克斯大学的法学院。同年,中学时期的挚友左拉为追逐自己的文学梦而来到巴黎,早熟外向的他迅速成为了文艺圈中的积极分子。在他给塞尚的来信中,描绘了那些令人沉醉的宴会中的思想碰撞与纸醉金迷。此时,塞尚正在父亲的身边实习,核对账簿。那段时间,左拉的信成了塞尚唯一的盼头——它能让他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暂时作别那些烦人的数据,转而通过友人热情洋溢的文字进入他所向往的文艺世界里。这一切,都被父亲看在眼里。
有一天,父亲打开账簿验收。账簿上排列着严谨工整的字迹,那是敏感内向的塞尚尽了最大努力迎合父亲的预期。父亲同时看到,塞尚在账簿无关紧要的空白处,在那几平方厘米的空间里,画下了一幅幅微缩的画。父亲什么都没说,他只是默默地将那些账簿都收走,并把一笔钱装进信封里,留在桌子上。就在那一年,年轻的塞尚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巴黎。内向的他并未像左拉一般立刻通过圈层打开局面,而是终日游走于沙龙美术馆,安静地观看,并在回到家中后将白日所见尝试在画布上复刻出来。
五年之后,犹豫再三的父亲来到巴黎探望儿子,并且第一次成为儿子的模特。塞尚很想热情洋溢地告诉父亲,他如何从库尔贝放荡不羁的笔触里感受到了艺术崭新的可能,但他明白他那个一辈子呆在小城里的父亲不会懂。确实,父亲只是从他见过的那么几幅传统装饰画中凭借印象或想象,摆好本想随意却适得其反变得刻意的姿势,然后等着儿子画他。《读报的父亲》就这样诞生了。
确实,比起塞尚日后的画作,那些憨实但老辣的静物,那幅赋予现代主义灵感、融合不同角度的《圣维克多山》,那些突出稳定构图和静寂色调、洋溢着沉稳之美的《浴女们》,《读报的父亲》真不算什么。它仅仅记录了某个年轻人和父亲待在一起的一个平凡的下午。那天下午,他们都如此地刻意而笨拙,沉默地坐在一个小小的画室里。可那份沉默有个动听的名字,名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