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禄寿”秤与“天地良心”尺

(2022-11-15 11:39:37)
标签:

天地良心

福禄寿

张珠容

老同志之友

分类: 原创·喜讯
“福禄寿”秤与“天地良心”尺
作者:张珠容
《老同志之友》2022年8月下
  山东淄博西部有个周村古商城,商城里有两样东西闻名遐迩,那就是“福禄寿”秤与“天地良心”尺,它们分别是春秋末期的范蠡和清末民初的孟洛川创造出来的。
  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隐姓埋名,辗转各地经商,有一段时间来到了周村。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做买卖都只用眼睛估测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有一天,范蠡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一位农夫正利用一个木桩从井里打水——木桩一头吊着一个木桶,另一侧系着石块,取水时木桩两侧上下摆动,既省力又方便。受此启发,范蠡造出了中国第一杆“秤”。秤的出现让货物交易变得公平合理,但范蠡很快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一些投机的商人会在秤上偷偷动手脚,让顾客拿到的物品总是缺斤少两。古代一斤为十六两,秤杆上共有十六颗准星,分别是象征“天”的南斗六星、象征“地”的北斗七星和象征“福禄寿”的三星。于是,范蠡巧借当地人对于天地神的敬畏,把福禄寿三个字刻在秤杆的显眼处,从道德上约束、告诫那些想短斤少两的商人:如果你缺了一两,就缺了福;缺了二两,就少了禄;缺了三两,就短了寿。这样一来,每当有人想要克扣斤两时,心里不免会嘀咕:为了区区几两就冒着短了“福禄寿”的风险,太不划算。果然,有了这把“福禄寿”秤之后,周村很少再出现短斤少两的现象。
  如今的周村老街上,有一个“孟洛川服饰旗袍店”,店的面积不大,却装饰得极具中国韵味。这家店的主人,就是把瑞蚨祥发扬光大的孟洛川的第五代长孙孟庆钢。孟庆钢说,祖辈一直传承有一把“天地良心尺”,那是孟洛川亲手制作的。1869年,刚满18岁的孟洛川开始主理瑞蚨祥商号,主营绸缎布匹及成衣定制。有一天,店里来了几位盲人顾客,孟洛川赶忙上前招呼。有个盲人顾客诉苦道:“因为我们是盲人,看不到尺寸,之前到其他家去买布时经常遇到缺尺短寸的情况,所以做完的衣服总是很紧,感觉不舒服。”孟洛川听到这番话后感慨良多,于是决定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自家尺子做成比标准尺子多出一寸,与此同时,在尺子原有十个“寸”的刻度上刻上十个字:两端分别是“天”和“地”,中间依次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末了,孟洛川还给这把尺子取名为“天地良心”尺。“天地良心”尺推出之后,不少人评论说这下瑞蚨祥要亏了。孟洛川却这样回答:“我的每一尺布看似亏了一寸,实际上却是赚了一寸的良心。”正是靠着这把“天地良心”尺,瑞蚨祥赢得了好口碑,从此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顺,在全国各大城市接连开办连锁店。
  范蠡的“福禄寿”秤和孟洛川的“天地良心”尺,千百年来一直在告诫后人:唯有光明正大不欺人,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生意也才能做得长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