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3期:圣人的苦役

(2021-02-09 10:07:32)
标签:

圣人

苦役

作文与考试

张珠容

恒心

分类: 原创·喜讯
圣人的苦役
作者:张珠容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1年第3期
  1906年,晚清举人陆尔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一到这里,他就向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提出:要想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中国人不能只有一本《康熙字典》。张元济觉得有理,就拍板成立了商务印书馆字典部,让陆尔奎任部长。此后不久,陆尔奎带领同事正式开始编撰《辞源》。
  《辞源》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全面追溯中国汉字的根源,它的编撰方针是“探研旧学,博采新知”。可当时那样的年代,没有语料库,没有计算机,所以编撰工作非常辛苦。陆尔奎和同事们本以为顶多花两年时间就能完成,可没想到,编着编着他们就发现,编撰《辞源》是一项“欲速则不达”的工作。有时,光是某个字的编撰就得耗费数天时间,还得经过数人的斟酌才能最终确定下来。正因如此,陆尔奎和同事们耗费了整整八年时间才竣工。
  1915年12月23日,《辞源》正编面世,全书收有单字1万余个,词目近10万条。《辞源》出版后,商务印书馆在报上专门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道出了其中的曲折艰辛:“新旧名辞,中外典故,无不详备。编辑者数十人,历时七八载。四百万字,三千余页,得此一书,胜他万卷。”令人遗憾的是,同在这一年,陆尔奎因编辑《辞源》积劳成疾而双目失明。
  1949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辞源》内容已显陈旧,于是商务印书馆决定启动修订工作。负责《辞源》修订本的有三位主编,分别是吴泽炎、黄秋耘和刘叶秋。他们的工作量也是非常之大。为了完成好修订工作,他们抄录了60多万张卡片,字数多达千万,光是吴泽炎一个人,就抄录了三十万张卡片。可二十多年间,他们无怨无悔,每天废寝忘食地和文字、卡片打交道。修订版《辞源》历经几代专家学者的修订,改善体例,纠谬补缺,内容更为准确精到,查用更为容易便捷,极具权威性。
  第一本《现代英语词典》在1755年诞生时,它的主编塞缪尔·约翰逊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痛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编词典。”足见编撰辞典之艰辛。可陆尔奎、吴泽炎以及更多编撰工作者依然不亦乐乎地干着这份“不是人干的活”。为什么呢?陆尔奎曾说:“一国之文化,常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可言。”吴泽炎也说:“《辞源》修订是一辈人接一辈人的事业,永无止境。”
  据说辞书编撰圈里有一句话,叫“编词典这个活儿不是人干的,但是它是‘圣人’干的。”辞书工作者们因此很荣耀地称自己做的是一份“圣人的苦役”。“圣人的苦役”,短短五个字道出了编撰辞书的艰辛,也道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编撰辞书、修订辞书的热心、决心和恒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