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文摘》2021年4期:正稿不如草稿

(2021-02-02 07:30:36)
标签:

正稿

草稿

青年文摘

张珠容

分类: 原创·喜讯
《青年文摘》2021年4期:正稿不如草稿

正稿不如草稿
作者:张珠容
《青年文摘》2021年4期
  美国知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挂有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画家迭戈·委拉士开兹的一幅作品,《奥利瓦雷斯公爵肖像》。委拉士开兹当初在绘制这幅画时,先重重铺衍,待刻画了坚实的形体和空间,再用挥洒的笔法在各个部位,譬如闪光的盔甲、皱隙的皮靴、飘动的饰带等,用笔轻轻扫动、点缀、提亮。所有观赏过这幅画的人,都啧啧称赞,说这幅骑马像又隆重又潇洒,许多局部都耐看极了。
  有趣的是,这幅堪称完美的作品其实只是委拉士开兹画的一幅草图。《奥利瓦雷斯公爵肖像》的正稿有三米多高,尺寸要比草稿大得多,如今正挂在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2001年,画家陈丹青到马德里看到《奥利瓦雷斯公爵肖像》正稿时先是被画的超大尺寸吓了一跳,继而失望地摇摇头。原来,他早见过画的草稿。通过细细比对他发现,这幅画的正稿不如草稿好。陈丹青说,委拉士开兹肯定也明白,正稿是要献给宫廷、献给最高统治者,所以当初将草稿复制到正稿时必然十分郑重。由此,草稿上许多看起来飞扬但十分精彩的细部也就无法挪到正稿上了。
  许多画家估计也都有同样的困扰和沮丧:草稿画得蛮好的,可一上大布一本正经地画,生气全无。这是为什么?
  陈丹青揭秘:其实答案很简单。你一开始画一幅画,是在空白的布上寻找那幅画,那时你的目光是新鲜的、机警的、锐利的。可到了复制的时候,就算再怎么全神贯注,那幅画已经在那儿了,框框架架就在你眼前。你一路那么画下来,其实只是核对和加工的过程。全画的生气,你画着画着,不知不觉就画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