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讲座稿

(2012-01-06 23:46:1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师文章

《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讲座稿

富裕县实验小学    王艳丽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其实今天坐在这里,很不好意思,因为在我们实验小学里,每一位老师都在默默无闻地、辛勤地工作着,要说工作能力和教学经验,我还远远比不上各位老师,今天我只是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做法和各位老师交流,希望大家能多多提出您的宝贵意见,让我们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大家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才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所以现在我们都在追求着活而不乱,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那什么是务实高效呢?我的理解就是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那如何构建这务实而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本,结合学情,深入钻研

作为教师,在备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以前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总觉得要教的课文很简单,学生应该一学就会,所以每次只单纯地对照着参考书去看一看,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至于为什么这样教,怎么去教才能让学生接授得更好,却从来没有深入地思考过。所以无形中,参考书早已经成为了我课堂上的拐杖,离开了它,自己都不知道该怎样教了,久而久之,自己也养成一依赖的习惯,自己的课堂,也总是在一问一答中渡过,学生听得麻木,自己教得也很乏味,课堂总也活不起来,更谈不到什么高效了。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我刚刚毕业后,直接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在讲单韵母aoe一课时,我自认为很简单的内容,学生一定早就学会了,所以在课堂上我按步就班地从读音,记形,书写上入手,引导孩子们一个个地书写练习,而四声的训练也只是让孩子们说一说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各位老师看到后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我也是这样想的)之后觉得我都教完了,学生也应该学会了。可是就在指名读四声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不准四声的发音,不是二声四声分不开,就是三声读不准。我是个急脾气,所以当时自己气得都话说不出来了,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心里真的是很纳闷,这么简单的知识,他们怎么就不会呢?于是就这个四声的学习我就整整用了快两节课才教完。现在一想,其实也不能怪学生,这么简单的内容他们读不准,说明还是自己没有教明白。于是我又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觉得还是自己对所教的知识太轻视了。对于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这些知识也不算是简单了。何况是四个声调很容易混淆,加之自己在课前没有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对于教什么虽然是知道了,可怎么教却没有去精心考虑,只是觉得只要我教了,学生就应该会,所以就是因为有这样天真无知的想法,才会出现刚才我说的那一幕。

其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在学生学习前,我们自己就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所教学的文本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向高效迈近一步。

二、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更要把信任留给学生,与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课件、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省许多教学时间,又可让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那怎样创设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呢?这就要从我们所教的教学内容来具体确定了。比如在学习美景的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新课相关的美景图片或录相供学生欣赏,在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下,再走进文本的学习,自然他们会更加用心地去读文,去感知,去理解。比如我在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对小兴安岭有个初步的印象,所以我就将自己曾经在伊春拍下的照片制成课件,再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与我共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们兴趣盎然,从内心深入就燃起了对新课学习的热情,从而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除了运用课件进行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的语言也是一种无形的教具,也能对学生的理解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讲《游子吟》和《别母》这两首古诗时,当学生初读并理解了古诗大意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诗中的情感,并将所学生的古诗铭记在心,我多次采用了语言渲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两首古诗动情地朗读,用心地感悟。具体是这样设计的:(课件出示古诗及画面)

孩子们,当临行密密缝白头闲坐话艰辛这两幅画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因为,
临行前,引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远行后,引读—— 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
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接着说:孩子们,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指名说。预设:对母亲的赞美、热爱、思念之情等;或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等;或想报答母亲的强烈愿望等。)
接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再次渲染——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也在不断地大声的问所有的人:(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充分地朗读了诗句后,教师相机再进行拓展: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生说)
   
学生说完后,教师再次引导——你们的字字句句都包含了对母亲的深情。但仅仅用一两句话远远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此时,让我们把心中对母亲无尽的爱融化在这两首诗里,送给自己心爱的妈妈吧。学生齐读古诗。

这样一来,在教师的语言及音乐的共同配合下,学生的情感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已经深深地沉浸在诗的海洋中,陶醉在母亲爱的浓情里,而对这两首古诗,也早已经铭记在心。从而向高效的课堂又迈进了一步。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在一节课上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问,学生机械地模仿回答的现像还是占绝大多数,久而久之,教师没有激情了,学生也上得麻木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记得在200  年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学习,当时听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听了之后,让我感触很深。应该说这篇课文比较长,如果让我来教的话,我可能得教上二节课,可窦老师在仅仅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将整篇课文的教学精彩地呈现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教师,我们无一不被她那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整个课堂设计就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教学环节可谓是环环紧扣,条理清晰,新颖简洁,设计巧妙,而文中母子二人那浓浓的亲情也在窦老师那富有煽动情的语言中完全被释放出来,当时在场的许多老师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我们同行的刘校长都流泪了,你们说这样的课怎能不是高效务实的课呢?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比如:是不是呀?对不对呀?听懂了吗?等等,当然这样的问题我自己在课堂也经常会无意识地问到。有时候当学生被我问烦了,他们干脆不回答了,每当这时,我总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人注意的小丑,在讲台上自问自答,那滋味还真不好受。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这样做到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的教学自然又向高效前进了一步。

以上是我对“如何构建务实而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问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能加以批评,指正。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相信在我们大家不断的交流研讨中,一定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定能呈现出最美的瞬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