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杭娟简介(越剧演员8)

(2011-03-01 20:35:09)
标签:

王杭娟

戚派传人

艺术生平

杂谈

  王杭娟,女,杭州黄龙越剧团主要花旦演员,主攻戚派。1968年11月出生,浙江桐庐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老师的得意门生。

  1980年~1984年,在浙江桐庐窄溪越剧班学习。

  1985年~1986年,进入浙江桐庐青年越剧团。

  1986年~1987年,入选进入杭州黄龙越剧团,工作至今。
  1996年,在《玉晴蜓.庵堂认母》中饰演王志贞,参加中国第四届“映山红”戏剧节比赛,获演员二等奖。
  1998年,在《龙凤花烛.四季衣》中饰演梅红参加浙江省越剧新十姐妹比赛,获越剧新十姐妹称号。
  1999年,在《庵堂认母》中饰演王志贞,参加首届国际越剧节比赛,获金奖。
    1999年,在《血手印》中饰演王千金,参加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戏剧节比赛,获演员二等奖。
    2002年参加中国第九届映山红戏剧节大赛《雷锋宝塔》饰演皇妃,获表演奖。

  2003年,在《玉晴蜓》中饰演王志贞,参加中国第七届“映山红”戏剧节比赛,获优秀演员一等奖。
    2003年,举办个人折子戏专场,三个折子戏分别是:《蔡锷与小凤仙》中饰演小凤仙;《杜十娘》中饰演杜十娘;《白蛇传》中饰演白素贞。
    2004年,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3月16日在北京揭晓,杭州黄龙越剧团青年演员王杭娟榜上有名。这样,继现在已是副团长的孟科娟获得2000年第17届梅花奖后,杭州黄龙越剧团已是"双梅并开"。一个民营职业剧团有两位演员获此荣誉,这在浙江是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唯一的。  

  2006年,参加杭州市艺术节,在杭剧《苏小小》中饰贾姨妈,获表演一等奖。

  2007年参加杭剧《苏小小》电视剧拍摄,剧中扮演贾姨妈。

  2010年,参加了明星版《梁祝》的演出。

  2004年赴美国旧金山演出,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次赴新加坡演出。曾有多部音像制品出版发行。

  王杭娟幸运地得到恩师真传,其演唱秉承了戚派韵味淳厚、缠绵委婉的艺术风格,现在已成长为浙江地区戚派艺术的代表人物。

   作为“越剧悲旦”戚雅仙的高足王杭娟,继承老师的艺术风格,在舞台上也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如与梁山伯楼台生死别的祝英台、为捍卫爱惰被法海压在雷峰塔下的白娘子、身为尼姑有子不能认的王志贞、被负心郎所卖而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等等,不知赚去观众多少泪水!而生活中的王杭娟,开朗、率真,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很难把她与那些悲悲凄凄的旦角联系起来。

   王杭娟对越剧艺术热爱、执著、精益求精。她扮相端庄大方,唱腔韵味醇厚、缠绵动听,表演真切细腻,娴熟自如。她长年坚持为广大观众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是深受戏迷喜爱的优秀青年演员。曾在《玉蜻蜓》(附剧照1.2、3)、《血手印》、《王老虎抢亲》、《雷峰宝塔》、《蔡锷与小凤仙》(附剧照4、5)、《杜十娘》(附剧照6、7)、《白蛇传》(附剧照8)、《玉堂春》(附剧照9)、《梁祝》(附剧照10、11)、等大戏中饰演主角。她在《玉蜻蜓~庵堂认母》中饰王志贞的唱腔,充分地发挥自己嗓音比较亮的优点,唱得舒展流畅,富有激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几年来,黄龙洞内山石畔的那方小戏台就成了她追求越剧艺术的小天地。

  一个仅有24人的小剧团为何能红梅竞绽呢?王杭娟道出个中原委:杭州黄龙越剧团是在1988年创办的艺术团体,这一年她也从杭州越剧团出来进入了这个与风景点结盟搭台演戏的新天地。与都市越剧日渐殿堂化、剧院化不同,剧团的舞台就搭建在西湖风景名胜黄龙洞的山林间。17年来,姐妹们每天上午4场折子戏下午4场折子戏,雷打不动地在景点里演出,有时还演整场大戏和早晚加演。春天、秋天,严寒、酷暑,刮风、下雪,一年365日天天如此,在SRES肆虐的时候,也一场不少。演出时,不管场子里挤满欣赏者,还是只有几个观众,同样是认认真真。她们不仅唱戏还唱歌,跳舞,一专多能,互相帮助,互相沟通,每个人都能演好多个角色唱好多种流派。为了"只要来到黄龙洞景点,你就能听到悠扬的越剧唱段",那怕生病还是心情不好,只要音乐响起,一踏上舞台,她们就进入角色,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真情演绎。正是她们怀着这一份对观众的真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之情,砺练就了她们的真功。王杭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老师的得意门生,也是浙江省民间职业剧团——黄龙越剧团的台柱子,唱腔自如、表演细腻,是浙江非公办剧团继范派传人孟科娟后开出的又一朵“梅”。

  越剧编剧傅 骏先生在一篇“漫谈戚派花旦王杭娟”的文章中高度评价王杭娟,称赞王杭娟有才力、有魅力、也有潜力。她不仅是在唱腔音色上很像戚雅仙,就是在说白语气上也力求“刻意模仿”做到“唯妙唯肖”,引起人们注意。王杭娟在“象”字下了功夫,占了便宜,王杭娟的成功是天才、勤奋和机遇的结合。“戚调雅歌满江南,喜闻杭州有杭娟;莫道黄龙洞水浅,异军突起见真传。”

   剧照1:玉蜻蜓(左孙建红) 

 http://s9/middle/0e5ea06bg9d6b1bdd5d58&690
   剧照2:玉蜻蜓
 http://s1/middle/0e5ea06bg9d6b1c38b3b0&690
   剧照3:玉蜻蜓(右孙建红)
http://s4/middle/0e5ea06bg76244fb47353&690
   剧照4;蔡锷与小凤仙
http://s4/middle/0e5ea06bg9d6b1dbeed63&690
   剧照5:蔡锷与小凤仙
 http://s13/middle/0e5ea06bg9d6b2785998c&690
   剧照6:杜十娘

http://s14/middle/0e5ea06bg9d6b282d8f8d&690
   剧照7:杜十娘

http://s13/middle/0e5ea06bg9d6b3aa3e5ac&690
   剧照8:白蛇传(左孙建红)
http://s10/middle/0e5ea06bg9d6b3b65b8d9&690
  剧照9;玉堂春
http://s13/middle/0e5ea06bg9d6b3e9042ac&690
  剧照10;梁祝(右孙建红)
http://s8/middle/0e5ea06bg9d6b628ae747&690
  剧照11;梁祝
http://s7/middle/0e5ea06bg9d6b62fd5c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