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仰萍简介(越剧演员2)

标签:
单仰萍王派传人艺术生平杂谈 |
单仰萍,女,王派名旦,一级演员,1962年6月生于新安江畔的浙江省建德县。她从小就随父亲来到桐庐县,11岁进入桐庐县京剧艺训班,两年后考入桐庐越剧团。
单仰萍并非出生在华都盛肆,而是出生在浙江农村,是徐玉兰和王文娟的电影《红楼梦》豁然打开了她的艺术视野,给了她悟性,勇气和力量。
1981年,桐庐越剧团巡回演出到东阳县,《萍娘》一剧演出在即,不料A角突然生病,B角另有安排,于是身为C角的单仰萍挺身救场,初挑大梁,一举成功。之后,《啼笑姻缘》、《苏秦》、《双月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顺风顺水。 但让单仰萍一举成名的是《春江月》。1983年单仰萍担纲主演民间传统剧目《春江月》,饰演为救忠良之后,忍辱负重的绣花女柳明月。从《春江月》起,单仰萍开始尝到表演创作与自我塑造的愉悦;也是从《春江月》单仰萍学习王(文娟)派艺术,开始走向自觉。尽管在小县城里,她只能听唱片,千般聆听,万般摹想,然而"柳明月"终于照亮了1984年上海大众剧场的盛夏之夜,也打动了台下看戏的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三天之后,王文娟收下了自己最年青的徒弟单仰萍。那一年她22岁名师在前,毫无保留,单仰萍的表演艺术突飞猛进。
1984年,上海电视台邀请单仰萍参加首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王文娟让单仰萍来沪,"葬花"一曲教从头。唱词发音形体表情,单仰萍学得一丝不苟。这位历来被人称为“丽质天成的古典美人”,便以一折《黛玉葬花》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单仰萍赢得满堂彩,荣获大奖赛二等奖。
1985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要把《春江月》摄成彩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单仰萍将以剧中女主角的身份首次触电。原剧中因柳明月一角年龄跨度18年,她与另一位演员分饰前后两段,现在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影片要求她坚持到底。面对这个普普通通清清白白的绣花女,掂量自己的修养和戏路,单仰萍觉得难度不小,辗转难眠之夜,她翻身起床,拿起笔来。徒弟一封信,师父一片情。王文娟披风戴雪赴桐庐,不顾鞍马劳顿,连夜辅导单仰萍。影片拍摄成功,单仰萍心潮翻涌。
1986年,徐玉兰与王文娟创建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王文娟力邀爱徒加盟。单仰萍义无反顾,离开富春江,来到大上海。1987年入团之初,排演的第一个大戏便是《红楼梦》。到1999年大剧院新版《红楼梦》推出至今,单仰萍是15年如一日演黛玉,100多场演下来,"王派花旦"已然成为上海越剧院的"王牌花旦",并与徐派小生钱惠丽组成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
从艺30多年来,单仰萍曾主演过《春江月》、《情洒罗山》、《红楼梦》、《西施归越》、《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碧玉簪》、《紫玉钗》、《曹植与甑洛》、《舞台姐妹》、《梅龙镇》等30出大戏,主演过《绣花女传奇》、《桐花泪》、《沈寿》、《秦怀烟云》、《真假附马》、《孟丽君》等越剧影视多部集。
曾到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一株素馨花”,这是著名的编剧吴兆芬形容单仰萍的一句话,作为上海越剧院的一级演员,红楼剧团的王派旦角,单仰萍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及委婉缠绵的唱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中国戏曲中,唱腔是艺术表现力最强也是最直接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艺术手段,单仰萍是王派传人,却有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在王派唱腔中糅入了其它流派的精粹。王派唱腔以行腔平实深沉、清新自然著称,单仰萍在平实中糅入了温婉,她的行腔比较王文娟老师多了几分妩媚柔丽甜美。
单仰萍那委婉缠绵、情浓韵醇的唱腔,既学老师处理含蓄细腻,又融入自己嗓音中特含的柔婉情致、隽永沙棱和音质渗透力,使行腔朴实中蕴清丽,淡雅里藏华彩,在旦行中独树一帜。其表演也逐步自成风格,既沉稳含蓄、质朴自然,又气度高雅、别具韵致。在她身上除了具有正宗越剧青衣的优秀天赋,还有一股不为人注意的内蕴灵秀,在饰演林黛玉时显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既学乃师“性格演员”的独到长处,又十分注意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评论界赞誉她是“当代最佳林黛玉”,称她是“赞不完的佳丽,看不尽的风流”。愿此美丽赞语,能相伴她艺术之旅,走向更璀璨的明天。[
单仰萍的表演善从人物性格出发,表演沉稳含蓄,质朴自然,一颦一笑,灵秀动人。20世纪90年代以前单仰萍塑造的角色多为悲苦哀怨、生死由天的命运化人物。90年代以来,以《西施归越》(见剧照1、2),《孟丽君》(见剧照3、4),《舞台姐妹》(见剧照5、6),《家》(见剧照7、8),《忠魂曲》(见剧照9),《红楼梦》(见剧照10、11、12),《虞美人》(见剧照13、14)诸剧为主线形成新一轮起承转合,绘就一系列性格化人物,丰富了越坛形象画廊,单仰萍一方面立足王派,博采众长,借鉴袁傅金戚等诸派名家,为我所用;一方面在表演特色上,文武兼备,刚柔相济,深入人物内心,拓宽了自己的戏路并逐渐确立起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她曾多次在浙江省、杭州市及全国获奖。1984年,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获二等奖,又被授予"越剧之星"称号;1985年,杭州市新剧目调演获演员一等奖;1985年,获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一等奖、〈浙江日报〉新花奖;1986年,获杭州市人民政府文艺一等奖;1986年,桐庐县"三八"红旗手;1990年,全国霞飞杯越剧大赛荣获全国十大"越剧之星"称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演员奖; 2000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第十届中国戏剧节,《虞美人》获得“中国戏剧奖·剧目奖”,单仰萍获得“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2003年6月出版了《百转千寻——单仰萍艺术写真》;2008年,单仰萍获“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
除此还获得过全国电视戏曲片优秀女演员奖,并被评为全国十年优秀电视戏曲片最佳演员。她立足舞台,涉猎影视,广采博取,多方开拓。早在94年就首开先例与上海东方电视台合作拍摄MTV单仰萍专辑“心曲”,为赋于传统戏曲音乐新的活力作了可贵探索。
http://s10/middle/0e5ea06bg9c7ba0b8a089&690
剧照2:西施归越
http://s13/middle/0e5ea06bg760c5cfcbc9c&690
剧照3:孟丽君(右章瑞宏)
http://s12/middle/0e5ea06bg9c7ba2f80bcb&690
剧照4:孟丽君(左钱惠丽)
http://s8/middle/0e5ea06bg9c7ba3cdea77&690
剧照5:舞台姐妹(左钱惠丽)
http://s11/middle/0e5ea06bg9c7ba4d1012a&690
剧照6:舞台姐妹(左钱惠丽)
http://s8/middle/0e5ea06bg9c7ba5a2ad97&690
剧照7:家(右赵志刚)
http://s15/middle/0e5ea06bg9c7ba6e1c11e&690
剧照8:家(孙智君)
http://s6/middle/0e5ea06bg760c5d96c5f5&690
剧照9:忠魂曲(右许 杰)
http://s15/middle/0e5ea06bg9d3049aa787e&690
剧照10:红楼梦(右钱惠丽)
http://s16/middle/0e5ea06bg9d3053f48e4f&690
剧照11:红楼梦
http://s16/middle/0e5ea06bg9d3055f7f55f&690
剧照12:红楼梦
http://s9/middle/0e5ea06bg9d3057cb2bf8&690
剧照13;虞美人(左吴凤花)
http://s8/middle/0e5ea06bg9c7ba962fd27&690
剧照14:虞美人(左董柯娣)
http://s1/middle/0e5ea06bg9ca15b46b73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