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2023-11-26 19:04:01)
标签:

文化、旅游

历史

华侨城欢乐荟,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经十东路与绣源东街交汇处。

1P北宋的《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18岁时的作品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江山千里气象景秀人在画中,漫游壮阔山河《江山新语》沉浸空间是整个展览的开端,制作团队以恢弘震撼的视觉叙事对《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数字化转译。从解读原画层层叠加的繁复绘制过程,到营造游历于画中世界的沉浸体验,以及提取画中美学元素、抽象演绎其色彩与光影奥秘,随着影像内容循序渐进的变化,形成了对《千里江山图》从宏观视角到沉浸视角、微观视角的多维度演绎,以此开启了整个展览对东方“智”与“美”的诗意表达。
2P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3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4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5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6P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7P乾隆各种釉彩瓶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8P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9P”国宝盒子一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它集17种高低温釉彩于一身,包括金彩、珐琅彩、斗彩、青花、仿哥釉、仿官釉、仿汝釉、窑变釉、松石绿釉、粉青釉、霁蓝釉、酱釉等,是中国古代高超制瓷工艺的巅峰代表。在该展项中,釉彩大瓶实物装置被放大置于空间正中央,四扇巨型古窗林立两侧,观众可通过交互桌的互动游戏体验繁复有趣的上釉工艺,而釉彩变化和烧制过程,随即呈现于瓶身和窗格内,赋予了国宝本身流动的生命感,让观众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中,获得国宝之美的视觉震撼。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0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1P战国铜餐具,现存山东省博物馆
战国铜餐具分别由:耳杯、小碟、盘、盒、碗等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0件,按照大小依次叠放整齐后可全部装入铜壶之中,嵌套地精巧、细密,在考古发掘史上非常罕见。展厅中以“曲水流觞”之态蜿蜒向前的长桌贯穿整个空间,几十只铜餐具错落排布,“漂浮”于历史长河之上,盘中以动画影像的形式讲述从食物来源、烹饪、到餐具用途及宴会礼仪等中华饮食文明。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2P人头型器口彩陶瓶,距今八千年,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3P
上古珍宝片羽吉光浸入上古生活现场,探究彩陶纹样美学奥秘国宝盒子三:
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作为中国早出现的彩陶的代表,诞生于八千年前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其独特的纹饰中浸染了人类童年对美的观察与感知。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宛如穿着花衣的美丽少女。从人像的发式来看,正是古羌族的披发样式。因此,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展场中以覆盖墙与地的动画影像,写意地将观众带回上古时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彩陶瓶散落其中,被“不合常理”地放大,呈现出独特的形式感与穿越感。彩陶瓶上的纹饰逐渐转化为鸟、鱼、水等自然元素,充满“不知何起,不知何止”的律动性,观众得以在“游目式”的俯瞰中,感知人类的古老智慧和大地湾先民的审美志趣。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4P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现存新疆博物馆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五星汇聚漫步宇宙汉锦中见天机,织机中显星河国宝盒子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出土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伟大的发现之一。织锦上的纹样与文字,是根据东汉时期广泛流行的五行学说而设计的,以蓝、绿、红、黄、白5种颜色分别代表了金木水火土5大行星,蕴含着古人因天利时的宇宙智慧。
15P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山林逸士澹泊明志修复遗失砖画局部,透视逸士文人风骨国宝盒子五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墓,集合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呈现了存世早的贤士群。由294块古墓砖拼嵌而成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以立体拼图装置的形式,在展场中被重新复刻演绎,观众通过复原砖块到相应位置的游戏,依次将八位贤士活化点亮。从实体装置到动态影像,从静到动,引导观众在亲身参与中直观体会砖画的构造形式和制作工艺,同时感受东方语境里的生命节序。
16P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7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8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19P曲阳石雕,现存河北省博物馆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20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大唐遗音千年不绝赏散乐之音韵,见乐府之盛景国宝盒子六
彩绘散乐浮雕彩绘散乐浮雕,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盛唐风格,国内仅见。
21P良渚玉琮,五千年历史,现存浙江省博物馆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22P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天地之礼八方象地琢玉通天地,神人兽面诉说史前先民信仰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明的一种礼器,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国宝盒子七良渚玉琮展厅以内圆外方的结构象征良渚玉琮本身,当观众走进空间内部,即如同进入玉琮之中,可以看到四周弧形画壁呈现的良渚生活动态影像,从日间制玉、耕作等良渚生活场景,到夜晚满天星河中闪现的神兽像与神徽符号。玉琮虽小,良渚先民却将社会与信仰灌注其中,以之昭示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权力。
23P万岁通天贴《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硬黄纸本,行草书,是东晋王羲之等七人十帖的唐摹书法精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23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24P
1460.章丘华侨城的国家宝藏
国宝盒子八---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也是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珍品。内容是王羲之等人的十封书信、手札,因卷尾有王方庆小楷署“万岁通天”年款,故称《万岁通天帖》。随着观众触发案各感应区,纱幕上次第浮现出正在书写的动态书信文字,以恢弘尺度展现了书圣家族跨越四个朝代、多种书体的书法艺术之美。同时,案桌面的动画影像,诙谐幽默地还原信中情境,拉近古与今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