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开题报告
(2008-11-13 14:21:06)
标签:
教育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课题 |
分类: 课题研究 |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标 |
|||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全面推广,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在内容设计安排和呈现形式上均有所突破。最为显著的一个举措就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增加了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设置,打破了原来学科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习多,开放学习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等的教学模式。 2、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给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它和以前的数学活动课、数学课外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以怎样的模式呈现?……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有的老师把它作为知识性的内容或者是一种练习题来进行讲解,有的老师认为无足轻重,只是在快下课时一带而过,交待一句:“课后有空自己看看。”使得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合作、交流与竞争的素质发展目标得不到体现。基于此,我们萌生了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种新的课程学习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一种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它的重要着眼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它强调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现实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锻炼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本领。数学实践活动包括1.认知性实践。通过操作、观察、练习等行为,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直接经验的有力支持下完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验证和强化所学内容,达到对知识的正确和深刻理解2.模拟性实践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及数学小制作,让学生了解各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帮助学生在简明、安全的条件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3.社会性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这类活动一般采用调查班级、家庭人口、商品价格、图书藏有量、银行利率、存款利息、汽车号码编排规律,还有门票问题、节水节电问题、乘车、绿化、包装等问题,到室外测量操场、田地、宅基地面积等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提出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发展的目标规定,建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选材安排,明确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体系。 3、根据小学各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小学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有的老师把它作为知识性的内容或者是一种练习题来进行讲解,有的老师认为无足轻重,只是在快下课时一带而过,交待一句:“课后有空自己看看。”使得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合作、交流与竞争的素质发展目的得不到体现。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今天,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随着苏教版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数学实践活动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了解,但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还很少,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开展苏教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的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尚未发现,故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紧迫性、新颖性。 |
|||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各年级的教材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得到运用和得到了运用。然后在这些领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小课题。例如工程问题、营销问题、金融问题、税务问题、设计问题、统计问题、勘察问题、气象问题、统筹问题、环保问题等等,并形成小课题研究系列。应用小课题可以先从认识阶段入手,再进一步深入到探索阶段。这符合学生能力和情商培养的内在规律。比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寻找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进行测量和计算。这属于认识阶段的应用实践。然后可以引导学生确立一个设计小课题,设计装修自己的卧室。让学生自己去建筑市场,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材料(地砖、地板、墙纸、天花板等),并询问价格。然后再根据学生对房间进行测量的数据,算出建材购置数量和总价。最后做出一个装修预算。 (二)开发活动资源,建构实践活动模式。 1、开发活动资源。根据我校是县级实验小学,学生长在小县城里,以小县城和农村为背景的数学活动资源是其挖掘的重点。 2、建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模式。主要通过课例描述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模式。探讨活动选题、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撰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案例”集。总结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模式。 3、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具体通过调查、文献分析、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研讨会等方式推进,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注重课题阶段性成果对学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工作的推动。本课题还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
|||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
|
|||
五、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 段 成 果 |
《苏教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例集》 |
课例集 |
08.5——08.9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与研究》 |
论文集 |
08.9——09.6 |
|
《小学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模式》 |
材料汇编 |
08.9——09.6 |
|
《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集》 |
小课题报告 |
09.6——09.12 |
|
《学生实践活动数学日记》 |
数学日记 |
09.6——09.12 |
|
最 终 成 果 |
形成案例集,建立数学实践活动素材库 |
课例集 |
08.5——08.9 |
构建数学实践活动模式 |
材料汇编 |
08.9——09.6 |
|
学生作品集 |
材料汇编 |
09.6——09.12 |
|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
|||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教学设备齐全 (2)经验积累丰富 (3)人才条件优越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县教研室刘主任及实验小学校长任荔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他们的把关、指导和辅导作用。 (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现今学校的网络办公,学校的图书室都为教师提供较好的科研条件。再者,课题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预计用年的时间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1、 准备阶段
( 2、调查研究阶段(08.5——08.9) 3、深入实验阶段(08.9——09.6)撰写阶段总结和论文。编辑学生和老师们的成果集。 4、总结完善阶段(09.6——09.12)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课题组资料,进行结题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