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记忆:济南.护城河.我的“大耳”和“老瓢”

(2010-06-16 11:12:48)
标签:

苇杆

大耳

老瓢

老麻

黄姑娘子

济南

泉水

蜻蜓

蜓蜓

杂谈

分类: 儿时记忆

    还没看这篇小文,有人不禁要问“大耳”、“老瓢”是什么,这是济南的小孩子对蜻蜓不同品种的不同称呼,蜻蜓,济南人叫“蜓蜓”,到了盛夏,逮蜓蜓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意。

 

            http://s3/middle/0d12e78ct891d298ce402&690

                                            独占荷尖

 

    济南泉多,水旺,水域就大,夏季一到,水面上到处是飞翔的蜓蜓,蜓蜓这个小精灵长相俊美,体色艳丽,飞翔的姿态优雅轻灵,像一架架袖珍的双翼飞机,蜓蜓受到济南孩子们的喜爱。当我看到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头戴橄榄枝领奖的镜头时,眼前映照出了五十年代济南护城河水中央的我,同样头戴着树枝圈,那可不是橄榄枝,是咱济南的柳树枝,穿着不合体的大裤衩子,浑身晒得黢黑,手持一根苇杆,正在齐腰深的水中唱着济南蜓蜓号子,干么呢?这可与奥运金牌无关,我正在护城河的“三皇庙”这儿逮蜓蜓呢。

 

            http://s12/middle/0d12e78ct891d67ecd99b&690

                                    兰大耳,其实是眼睛,不是耳朵。

 

            http://s11/middle/0d12e78ct891d6b04a31a&690

                                          绿大耳在吃小虫

 

    蜓蜓分好多种,它们的学名我现在也弄不清楚,济南的小孩子们给它起的那些俗名“大耳”、“老瓢”、“老麻”、“黄姑娘子”、“红辣椒”、“小老黑”,我倒记得一清二楚,这些名字有雅的,有俗的,有调侃的,挺有意思。

 

            http://s2/middle/0d12e78ct891d8d06f071&690

                          老瓢,尾巴有一个瓢状的东西,是它的生殖器官吗?

 

            http://s14/middle/0d12e78ct891d92d575bd&690

                                       老麻,肚子上布满麻点。

 

            http://s12/middle/0d12e78ct741c8f44c86b&690

                                     黄姑娘子,亭亭玉立,有点浪漫。

 

            http://s14/middle/0d12e78ct891da2208f6d&690

                                         红辣椒,和蔬菜挂钩了。

 

            http://s12/middle/0d12e78ctd5b28788861b&690

                                      白肚小老黑,孩子们憎恨它。

 

    在蜓蜓家族里,只有“大耳”、“老瓢”和“老麻”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体型健壮,器宇轩昂,飞行稳健,而“黄姑娘子”和“红辣椒”是引诱他们的“工具”,“小老黑”则是打哄台(捣乱)搞破坏的坏蛋了。

    准备好一根一米来长的苇杆和一根棉线,再去逮一只“黄姑娘子”或“红辣椒”,逮蜻蜓的家什就全了。那天,我发现了一只“黄姑娘子”,停落在河边的草杆上,正等孩子们去逮呢。这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任务,要做到稳、准、快,可不像今天说说这么容易,我很小的时候费了老鼻子劲也抓不到一只,只得央求大哥哥们送我一只呢!“稳”就是要稳住水面不出波浪,在水中慢慢靠近它,“准”是要瞄准“蜓蜓”,目不转睛地盯住它的翅膀,“快”是手要急要轻,用拇指和食指快速捏住它的翅膀,如果不小心捏住了肚子,蜓蜓很快就死掉了,我眼尖手快,顺利地抓住了这只漂亮的“黄姑娘子”,全须全插,毫发无损。

    有了“黄姑娘子”就好办了,把棉线一头拴在苇杆上,另一头拴住“蜓蜓”胸部腿的中间,千万别栓脖子,它的脖子虽然灵活,但是也最脆弱,一不小心把头拧下来,那就前功尽弃了。“大耳”、“老瓢”、“老麻”最喜欢在晴朗的正午飞翔求偶,我头顶柳枝圈,下到齐腰的河中,泉水潺潺,凉风习习,抬头晴空万里,看那高高飞翔的蜓蜓,心旷神怡。我摇动起手中的苇杆,“黄姑娘子”随着苇杆在头顶盘旋起来。这时,悠扬的蜓蜓号子声在护城河水面回荡:“大耳---你过来了---骑着马---挎着刀---”“老瓢,老瓢---回家了---”“老麻,老麻---警察不抓---”突然,飞过来一只“小老黑”,这是个惹人讨厌的家伙,他个头小,像貌丑陋,机灵鬼怪,调头灵活,飞速极快,总是抢先和黄姑娘子交尾,我最厌恶它来瞎掺和,只要一逮住它,就扯下它一片翅膀,再撒出它去,它就再也飞不快了,不会再来干扰我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一直在高空飞翔的“大耳”一个俯冲飞到水面,紧跟我的'“黄姑娘子”转了起来,我加快了苇杆摇动的速度,我转的越快,它跟的越紧,直到两只蜓蜓尾巴交接上了,这时,你就是赶也赶不走它,停下苇杆的摇动,这只“大耳”只等束手就擒了。我逮了一只又一只,左手指缝里都夹满了,嘴里再叼上两只,今天收获颇丰,带上胜利的果实,连蹦带跳地往家跑。回家后,我挑几只不成器的“蜓蜓”送给里分里的小弟弟们,挑出一只翠绿的“大耳”和一只水灵的“老瓢”,用母亲的缝衣针钉在墙上做个标本,留一只大个头的'老麻"撒在俺家的蚊帐里,这家伙个头大,母亲告诉我,有了“蜓蜓”,蚊帐周围蚊子就不敢来了。

    有一次,我在“三皇庙”引“蜓蜓”,前院拉地排车的李大爷正在白石泉边洗麻袋片子,李大爷早年间在冯玉祥的部队里当过兵,曾和日本鬼子干过仗,他见多识广,经常给小孩子们讲些打仗的故事,我很喜欢他。那天,李大爷夸奖我的蜓蜓号子唱得好,他说,一听就知道是东南关的孩子唱的,他还说,他听到小孩唱蜓蜓号子,就知道这个小孩是北园的、西关的、还是十二马路的,我那时还有点不信,觉得李大爷是在吹牛,可惜可爱的李大爷早就过世了,要不,我还要仔细向他老人家讨教呢!

 

                   http://s16/middle/0d12e78ct891f4ea65c7f&690

                                            来个亲吻

 

            http://s9/middle/0d12e78ct8a3b520914b8&690

                                     一不小心成了鸟儿的美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