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楼
小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7
  • 关注人气: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蕲春黄侃季刚遗著之一《量守居士遗墨》

(2011-08-08 07:35:45)
标签:

黄侃

蕲春县

量守居士遗墨

章太炎

文化

分类: 收藏类

  http://s9/middle/0d03ffb5ha9f2d541fdf8&690

http://s5/middle/0d03ffb5ha9f2d5513924&690

http://s15/middle/0d03ffb5ha9f2d56092ce&690

http://s2/middle/0d03ffb5ha9f2d56fcc21&690

http://s9/middle/0d03ffb5ha9f2d57f0d78&690

http://s11/middle/0d03ffb5ha9f2d58e4f7a&690

http://s9/middle/0d03ffb5ha9f2d5acd328&690

http://s8/middle/0d03ffb5ha9f2d5bc09c7&690

http://s13/middle/0d03ffb5ha9f2d5cb4dfc&690

 

    【作 者】:黄季刚

  【丛编项】:无

  【装帧项】:26cm / 222页

  【出版项】:无 / 1974

  【ISBN号】:无

 民国学人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被黄兴称之为“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而且是师生关系。这三人的共同特点是,学问大,脾气怪。其中黄侃的脾气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学界闻名。

 黄侃1886年4月3日生于成都,1935年月10月8日殁于南京,年仅49岁。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黄侃自号“量守居士”,书斋名为“量守庐”,典出陶渊明诗:“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量力守故辙也就是量力守法度,黄侃性格怪异,为人不拘细行琐德,治学却恪依师法,不敢失尺寸,见人持论不合古义,即瞪目而视,不与对方交谈。

 1974年旅居香港的黄氏长女,潘石禅夫人黄念容,以身边的一些资料,编缀成书《量守居士遗墨》。其中肖像照为四十八岁、三十八岁、二十五岁各一张,比起章太炎死后留下的丰富材料,黄侃身后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可是比起刘师培留下的唯一像片,似乎又少些遗憾。书中收有黄云鹄像一张,黄侃的王氏夫人像一张,黄侃潘重规合影一张,全家福一张。这张全家福,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黄侃日记》中屡次提到的菊夫人的样子,而黄侃所有的照片,看上去仿佛其容貌从来没有变过,坐在跟他女儿同学的菊英夫人身边,倒也不觉得老少配。
 量守庐是二层小洋楼,大而宽敞,日记中的黄侃每日麻将围棋,偶尔三五挚交下下馆子,带儿子出去走走之类,当然,少不了的还是每日读书批点至深夜三五点,早上十点便又起床。生活无节、饮酒无度,中寿而夭,也是必然。倒是看看他那些日记的原稿,可以发现黄侃还是很在意其书法,真行草隶,参而出之,倒是多姿多彩。
 季刚先生的书法,虽说其中收录有限,但还是大饱眼福。以前读别人回忆黄侃的文章,说黄侃为人作墓志,一张纸写到头文章恰好结束,笔笔工整,一字不改。如今这类东西大概是碑与文皆不传了。零零落落,收些屏条题识,诗稿家书。倒是有几张临书颇堪玩味。黄侃的字碑帖相参,得力于碑者多,而以帖法出之。有一张写给潘重规的单条,纯用碑法,倒有几分似于右任的行楷。书中有黄侃临给潘重规的大字瘗鹤铭,始知先生于南碑亦多用心。书中有黄侃临孔庙碑四张,形神俱似,如此则可以知黄侃书法之渊源。
 黄侃的篆书写得不错,学天发神谶而转为流利,笔笔用方笔出。或可说是他诸体里面成就最高的一体。书中所收“日有喜斋”“重规袭善”题额、“心术文章”联,各有佳处。奇怪的是黄侃的隶书写得不好,流畅有余而沉着不够,油滑得很。
 书中尚收录黄侃写与黄念容的明信片及家书若干,黄氏日常写字不甚措意于书,然乱头粗服处亦见斯文。黄侃之书,取法并不很古,但是沉着顿挫处甚有奇趣。与其同门中以书名世的钱玄同、汪东相比,也是丝毫不减风流。

章太炎对这位大弟子身上的各种毛病(尤其是藐视道德的行为)则表示出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他认为黄侃酷似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中阮籍那样放荡不羁的人物,不管他如何玩忽礼法,逃脱责任,毕竟丧母时呕血数升,仍是纯孝之人,内心是善良的,并非残忍之徒。黄侃曾发誓“不满五十不著书”,在五十寿诞那天显得格外高兴,章太炎为此撰联相赠:“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娟初裁好著书。”意思是期待弟子的“绝妙好辞” 。在场之人多为文人骚客,有人指出联中的“黄绝命”三字大为不祥。半年后,黄侃果然病逝,章太炎为此自责不已,难以释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