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北二人转演员徐小二
东北二人转演员徐小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32
  • 关注人气: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场戏《马前泼水》第2版本(双辽县演出本)

(2012-01-17 08:29:20)
标签:

东北二人转

演员

徐小二

拉场戏

马前泼水

文化

分类: 东北二人转传统戏

拉场戏《马前泼水》第2版本(双辽县演出本)             资料整理:东北二人转演员徐小二

 

 

人  物  崔  氏  朱要臣  赵石匠
       衙  
  〔崔氏上〕
崔  氏  (念)闲来没事坐门墩儿,
    想起穷酸翻腾心儿.
     〔归坐。
     (念)奴家好比一枝花,
    不幸落到臭泥洼,
     若想花开遂心愿,
     除非离开老朱家。
     (说)我崔氏,自从嫁给朱买臣以来,当初他
     有点家业,日子过的到也不错,谁知虎拉巴的失
     了一把天火,烧的片瓦无存.我不思想起来,
     还到罢了,思想起来,叫我这肝花肚子都他妈
     贼拉难受哇!今个外面大雪下有三尺多深,我
     把那穷酸得弄出来,叫他去深山打柴活活冻
     死,我好另嫁旁人哪!
    〔红柳子〕
     崔氏女坐在房中紧咬牙根,  
     叫了声穷酸穷酸朱买臣,
     来吧来吧快滚出来吧,
老娘我有话要对你云。
〔朱买臣上。
朱买臣在草堂正把书看,
忽听崔氏喊买臣,
合书携卷忙站起,
回手带上两扇门。
迈步来到上房外,
崔  氏   (说)穷酸哪!穷酸!
朱买臣   她声声叫的我好伤心,
忍气来把贤妻见,
见崔氏立目横眉把脸一沉,
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
站在一旁读书文。
崔  氏   崔氏我看见假装没看见,
又叫穷酸朱买臣。
朱买臣   忍气吞声施一礼,
贤妻你何事唤买臣?
崔  氏   老娘我三番二次把你叫,
你为何耷拦脑袋像丢魂?
我唤你不为别的事,
快去打柴奔山林。
朱买臣   买臣闻听心打颤,
贤妻你出事可忍心,
你看那大雪纷纷落,
平地足有三尺深。
身上衣薄难防冷,
腹内无食没精神,
拙夫我深山打柴活活冻死,
贤妻你终身依靠何人?
单等天晴风雪住,
我再去打柴进山林。
崔  氏   崔氏闻听来了气,
连叫穷酸朱买臣,
你整天抱个书本啃,
一提干活像抽筋,
叫你打柴你不去,
快上东庄去求亲。
朱买臣   (说)贤妻!我无处求亲哪!
崔  氏   (说)在东庄你不是有个亲难受吗?
朱买臣   (说)那是我亲娘舅。
崔  氏   (说)亲难受!
朱买臣   (说)亲娘舅。
崔  氏   (说)难受!
朱买臣   (说)娘舅。
崔  氏   (说)难受难受,我说难受就难受!冬季无衣
把老娘冻的难受,没有米把老娘饿的难受,没
钱花把老娘憋的屋脊六兽,你说她妈难受不难
受! (踢一脚)
朱买臣   (说)咳!你说难受就难受吧,贤妻呀!
〔靠山〕
常言说穷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想当年槽头拴着高头马,
不是亲戚强认亲。
如今咱家遭贫困,
十亲九故不登门。
没看谁穷穷到底,
没看谁富扎下根,
打墙板子翻上下,
土垃块也能翻翻身。
买臣我人穷志不短,
过日子不能靠别人,
单等天睛风雪住,
拙夫我打柴进山林。
崔  氏   崔氏一听心好恼,
叫声穷酸朱买臣,
你打来干柴换来细米,
老娘你将将就就跟你度光阴,
你打不来乾柴换不来细米,
老娘我与你两离分。
朱买臣   买臣闻听头低下,
左右为难口问心,
看起来有柴有米是男女,
无柴无米是仇人。
贤妻你要往远看,
节衣缩食度寒贫,
拙夫甘度寒窗苦,
书本之内有黄金。
崔  氏   (说)啊!书里有黄金你咋不早说呢,咱何必
穷的叮当乱响,快拿出来,上大街买肉买面包
饺子吃。
说着把书夺到手,
来回乱翻找黄金,
我把书本翻个遍,
不见黄金哪里存。
(说)哪有黄金?连个铜疙瘩都没有。
朱买臣   贤妻你是不知道,
这书中字字值千金。
崔  氏   崔氏闻听心不悦,
书本扔在地埃尘,
朱买臣   朱买臣上前忙拣起,
掸掸尘土贤妻尊:
(说)贤妻呀!
你等我念书念到龙虎日,
金榜题名报佳音,
得中高官回故里。
贤妻你就是掌印夫人
崔  氏   崔氏闻听把嘴撇,
这穷酸甜言蜜语会哄人。
打开你家谱看一看,
有一个估倌的赶着年群。
你那狗脑袋怎戴爷家乌纱帽,
猴身子怎穿爷家蟒袍鳞,
虾米腰怎扎爷家横廷玉。
驴蹄子怎登爷家朝靴尘,
熊爪子怎捧爷家象牙笏板,
你那穷骨头穷脸怎能上朝去面君。
京城里连下三天做官雨,
连一点雨星难淋你的身。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想瞎眼睛盼碎你的心。
刚过门我到过你家坟茔地,
坟前穷气咕嘟咕嘟不往外喷,
那穷气冒有七八丈,
那穷根扎有十来多丈深穷酸啊!
老娘我今天给你比一比,
比比东庄那位女人。
东庄有个刘二姐,
跟我一天过的门。
小模样没我长得俊,
找个丈夫买卖人。
人家公爹开学馆,
哪年都挣几百银,
穿的都是绸和缎,
满头首饰金翅金鳞,
大街买来四盒礼,
小两口商量去世回门。
刘二姐骑着毛驴头前走,
他丈夫擒着鞭子随后跟,
见着婶子大娘撇撇嘴儿,
有钱人说话也精神。
看看人家你再看看我,
朱买臣   (说)你怎么样?
崔  氏   你把老娘我糟蹋不像个人。
朱买臣   朱买臣闻听忙回话,
贤妻你不必那么伤心。
你讲今来我比古,
比一比前朝哪位古人,
战国有个苏季子,
崔  氏   (说)你住口, 我们老崔家家业也不算小, 什么
扒鸡子、 煎鸡子、 炒鸡子、 卧鸡子、 荷 包 
子,啥子都吃过,咋就没有吃过这本酥鸡子?你拿
来老娘尝尝,八成咔吃咔吃的?又酥又脆?
朱买臣   (说)贤妻!这个苏季子是个人的名字呀!
他的名字叫苏秦,
满腹才华怀大志,
可惜全家不识文。
他借月光读经史,
父母见了疼在心,
妻子不理机房坐,
哥嫂拿他不当人。
哥嫂对他心肠狠,
猫吃剩饭给他吞。
苏秦苦读十年整,
科考得中六国臣。
六国拜相威名震,
普天之下人称尊。
圣上降下一道旨,
命他夸官拜祖坟。
他哥哥迎出四十里,
嫂嫂带愧接出村,
妻子请罪轿前跪,
崔  氏   崔氏急忙把话云。
人家做官妻子轿前跪,
你得官叫我趴在地上也甘心。
老娘我有三件事,
你若应下我算净了心。
朱买臣   (说)不知贤妻有哪三件事?只要能办到,十
件八件我都去办。
崔  氏   头一件给你钢刀一把,
你把我杀死命归阴。
朱买臣 (说)啊!
我本是圣人门前读书客,
哪敢拿刀去杀人!
第一件事情办不到。
崔  氏   我把第二件事情对你云。
你拿条绳子将我勒死,
也算你对老娘发了善心。
(说)给你勒吧!
朱买臣 你口口声声叫我把你害,
咱二人恩爱夫妻怎忍心?
第二件事情办不到。
你快把第三件事情对我云。
崔  氏   第三件事情你可能办到,
写封休书把我休回门。
朱买臣   (说)贤妻!无故不休妻,休妻惹是非呀!
崔  氏   (说) (学朱买臣)无故不休妻,休妻惹事非
呀!我他妈管你飞不飞,老娘我可要远走高飞
了!你写不写?
朱买臣   (说)不写。
崔  氏   (说)你敢说三声不写?
朱买臣   (说)不写不写不能写,我说啥也不写。
崔  氏   (说)喂呀!我要三升,你给我一斗二,好恼
哇!
〔硬口柳子〕
崔氏女闻听咬牙根,
回手端起铁火盆,
照着买臣扣下去,
连灰带火扬可身。
朱买臣   只曾想崔氏说的玩笑话,
看来她是铁了心,
刁毒妇人心肠狠,
(说)也罢!
只好与她两离分!
伸手提起毛竹管,
刷刷点点写退婚,
公子含泪把休书写,
崔  氏   我何不假意悲痛瞒瞒众人心。(坐地假哭)
(说)东邻家呀!西舍家呀!哪家夫妻不吵架
呀!我们小两口犯了几句口舌,这个小没良心
的就给我写退婚,我呀!对他像热火炭儿似的;
他对我呀,像凉冰块儿似的。你说我哪一点对不
起他,吃一口东西,都惦心他呀!我烧个鸡蛋
哪,咬三口剩下都给他啦。
朱买臣   (说)崔氏她她——咳!朱买臣哪!
朱买臣!
〔红柳子〕
一见崔氏泪湿襟,
连怨几声朱买臣,
你妻与你吵几句,
咋就当真写退婚。
我何不上前赔个礼,
含笑我把贤妻尊,
        这是拙夫一时错,
        贤妻不必恼在心。
        刚才说句玩笑话,
        我哪能忍心与你两离分。
        (说)贤妻,不必啼哭了。
崔  氏  (说)你说我要哭哇,谁劝也不行!(假哭几
        声)我要不哭哇,当时就不哭!(猛地站起)
        我哭我笑全是假意,
        傻东西给你个棒槌你还当成针。
        赶快给我把休书写,
        老娘我一定跟你两离分。
        〔硬口柳子〕
朱买臣  朱买臣一见冲冲怒,
        狗贱人尽来要笑人。
        二番提起毛竹管,
        笔走龙蛇写休文,
        上写拜上多拜上,
        拜上岳父岳母二老大人,
        从你女儿过门后,
        嫌贫爱富不遂心。
        你的女儿把七出①犯,
崔  氏  (说)住口!你写些什么乱七八糖的,想唬人
        咋的?我问你什么叫七出?
朱买臣  (说)你问部旁人去吧!
崔  氏  (说)识两个破字,还拿上了呢!我问问隔壁
        二大爷去。(向台侧走几步)二大爷呀!
        〔搭架子:哎!
崔  氏  (说)七出是好话是坏话呀?
        〔搭架子:好话。
崔  氏  (说)嘿嘿!好话好哇!(到朱买臣跟前)我
        说朱买臣哪.什么七出八出的,你愿几出就几
        出吧!
朱买臣 七出八败坏人伦。
        将你女儿休回去,
        与她选夫另嫁人。
        嫁给张家张大嫂,
        嫁给李家李夫人,
        张王李赵随你们嫁,
        别跟买臣受寒贫。
        写罢休书扔在地,
        快点拿去另嫁人。
        〔朱买臣扔休书,崔氏刚要去拣,又停。
崔  氏  (说)你们看这朱买臣,多不会来事,这休书
        写完了,递给我不就得了,破罐子还摔了!你
        觉着不是滋味了?我觉这滋味还不错呢,我让
        他给拣起来。(对朱买臣)朱买臣!你给我拣
        起来!
朱买臣  (说)我不给你拣!
崔  氏  (说)你给我拣起来!
朱买臣  (说)我不能给你拣!
崔  氏  (说)看哪个损小子拣,你拣不拣?拣不拣?
        (朱买臣不理)你寻思老娘不要啦?你不拣老
        娘自己拣。
        拣起休书仔细看,    
        上面缺少手脚纹。
        (说)这小子要胡弄我呀!休书连个手印脚印
        都投有,到时候他要不认帐,我怎么跟他打官
        司,我问问他去。(到朱买臣跟前)朱买臣我问
        问你,私凭什么?
朱买臣  (说)私凭文约。
崔  氏  (说)官凭什么?
朱买臣  (说)宫凭印。    
崔  氏  (说)着哇!私凭文约官凭印,这上面连个手印
        脚印都没有,到时候你要打赖咋的?你给我按
        上!你给拉按上!  (朱买臣按指纹)这脚印也
        得按上!(朱买臣不动,崔氏一跺脚)你快给我
        按上!
朱买臣  (说) (朱买臣用脚踩休书)给你按上也就是
        了。 (崔氏拣起休书)
        〔啦叭牌子〕
崔  氏  崔氏我拣起休书高兴往外跑哇,
朱买臣  (说)送贤妻!
崔  氏  (说)七八一十五,你妈那臭豆腐,用你送!
        崔氏我拿起体书往外又跑,
朱买臣  (说)送娘子!
崔  氏  (说)黄花鱼吧!还红娘子②呢!我说朱买臣
        哪,你别像出大殡似的,哭丧个脸送我,老娘
        还图个吉利呢。
        崔氏我拿起休书三次往外跑,
朱买臣 (说)不送了。
崔  氏  (说)你不送了,我还不走了呢。 (对观众)
        你们说这朱买臣,光奸不傻呀,他三番两次送
        我,是想白占这个窝呀!朱买臣哪!我问你,
        想当年你家失了一把天火,你是倒找上谁家?
        吃的谁家?穿的谁家?住在谁家?
朱买臣  (说)想当年,我家失了一把天火,我是到你
        们崔家,吃着崔家,穿着崔家,住在你们崔
        家。
崔  氏  (说)这不就得了,现在你把体书给我写了,赶
        快土豆子搬家,给我滚出去吧!
朱买臣  (说)外面下这么大雪,让我往哪里去呀?
崔  氏  (说)可也是呢,下这么太雪,穷酸上哪存一
        宿呢?行啦,你就在这——哎呀!不行,他在
        这呆着,咋请媒人进门呀!(挤轱一下眼睛)
        朱买臣哪,你看外边有个新鲜物!
朱买臣  (说)啥新鲜物?
崔  氏  (说)你看!你看!那家雀把牛犊子叼走了!
        (朱买臣伸头一看,崔氏就势将买臣推出,回
        手将门关上)你上外边去看吧!
朱买臣  (说)好苦哇! (踉跄地下)
        〔喇叭牌子〕
崔  氏  把穷酸推出门大病除掉,
        崔氏女不由一阵喜眉梢,
        手捧休书不知说啥好,
        欢天喜地就往娘家蹽,
        到娘家去托人嫁给赵石匠,
   〔崔氏走下,少顷携赵石匠扭上。
赵石匠  可把石匠我都嘿嘿嘿乐坏了。  
崔  氏  我满面春风拉着郎的手,
        叫了声卸呀郎呀休听着。    
赵石匠  (说)嘿嘿!我这不听着呢吗!
崔  氏  你比那朱买臣胜强百套,
赵石匠  (说)嘿嘿!他往哪摆呀!
崔  氏  跟你过喝口凉水也能上膘。
赵石匠  (说)喝凉水都能上膘,邪门也!
崔  氏  他白天撇开我尽往深山跑,
赵石匠  (说)那你该有多孤单哪。
崔  氏  到夜晚抱个书本一看就通宵。
赵石匠  (说)那也没有夫妻感情啊!
崔  氏  那穷酸一本正经没说没笑,
赵石匠  (说)跟他过也没趣儿呀!
崔  氏  跟着你吃喝玩乐自在逍遥。
赵石匠  几句话说的石匠不知咋儿的好,
        就好像登云驾雾要摔跤。
        扔下锤子就往炕上倒,
        跟崔氏形影不离赛鳔胶。
        (说)嘿嘿!我的宝贝呀!
        你要吃啥抉点对我讲,
        你要穿啥快点对我学。
        〔打呼噜〕
崔  氏  奴家不穿粗拉布,
        夏穿绫罗冬穿貂,
        小媳妇一打扮多么窃窕。
赵石匠  石匠越瞧越爱瞧。
崔  氏  奴家不吃粗拉饭,
        爱吃那粳米白饭猪肉炖粉条,
合      再蒸一碗鸡蛋糕,
赵石匠  然后再把鱼来熬。
崔  氏  粳米白饭不如油煎饺,
赵石匠  我去秤肉回来就磨刀,
        回来就把饺子包,
合      五更半夜煎元宵。
        〔武嗨嗨〕
赵石匠  跟崔氏没过上二年半,
        西瓜皮舀水裂了瓢。
        全部家产都给我卖掉,
        连錾磨锤子都给换了粘火勺,
        (说)这个败家的娘们儿,谁跟她过都没好,
        你给我要饭去!
        一咬牙把崔氏赶出门外,
        〔赵石匠把崔氏推出门外,气下。
崔  氏  赵石匠一翻脸把我往死销。
        无奈何挎起筐去把饭讨,(下)
        〔朱买臣内唱。
朱买臣  朱买臣夸官祭祖走一遭。
        〔衙役开道,朱买臣上。
朱买臣  (念)忍尽凌辱读诗文,
        今朝得第跳龙门。    
        (说)下官朱买臣。自休了崔氏,冒雪深山打
        柴,得了温良玉盏。多蒙张老伯父资助,我进
        京献宝,又考中新科状元,圣上命我回乡祭
        祖,再拜谢张老伯父。(衙役上)衙役们!
衙  役  (说)有。
朱买臣  (说)天气不早,拉马赶路!
衙  役  (说)是! (齐下)
        〔崔氏挎讨饭筐,拄着棍上。
崔  氏  (念)爱富不爱贫,
        如今又抱蹲。
        (说)咳!好苦哇!
        〔红柳子〕
        崔氏女讨饭来到大街心,
        思前想后泪淋襟。
        自从把朱买臣赶出去,
        东奔西跑托媒人,
        先想嫁给张武举,
        人家嫌我是二婚。
        无奈何嫁给赵石匠,
        过门后石匠抱了蹲③。
        赵石匠天天把我打骂,
        叫我讨饭度光阴越想越伤心。
        (说)这个赵石匠啊,瞎狠瞎狠的,我讨来饭
        菜还到罢了,讨不来饭菜他就光光的揍我。眼
        前那有个人家,我得要点东西吃。好心的大爷
        呀!
        〔搭架子:干啥呀?
崔  氏  (说)你家做啥饭哪?
        〔搭架子:包饺子。
崔  氏  (说)哎呀,我最爱吃饺子。大爷呀!啥面的
        呀?        
崔  氏  (说)三合面都啥呀?
        (搭架子:白西、荞面、黄米面。
崔  氏  (说)啥馅的呀?
        〔三鲜馅。
崔  氏  (说)三鲜馅都有啥呀?
        〔搭架子:猪肉、羊肉、还有鸡肉。
崔  氏  (说)哎呀!该多香啊,大爷呀,剩没剩啊?
        〔搭架子:剩半盆呢。
崔  氏  (说)好心的大爷,我一天没吃饭啦,给点吃
        吧!
        〔搭架子:你是谁呀?
崔  氏  (说)我是草帽胡同的崔氏。
        〔搭架子:崔氏呀,坏良心的人,有也不给
        你,去吧!去吧!
崔  氏  (说)这个老该杀的,挨鹰抓的,你不给上对门
        要去。二婶子呀,做啥饭哪?
        〔搭架子:大米饭。
崔  氏  (说)给点吃吧!
        〔搭架子:你是谁呀?
崔  氏  (说)我是崔氏。
        〔搭架子:去吧去吧!有也不给,朱买臣做官
    回来了,快上是街找他去吧!
崔  氏  (说)啊!朱买臣得官回来啦!咳!
        东家要饭东家不给。
        西家要饭骂我坏良心。
        自己又把自己恨,
        悔不该立逼买臣写退婚。
        听说他得官回家转.
        我何不上街看假真。
        崔氏我寻夫大街奔,(下)
        (朱买臣上。    
朱买臣  来了夸官的朱买臣。
金榜的中又献宝,
        圣上封我伴朝臣。
 奉旨回乡来祭祖,
 夸官来到大街心。
 三班衙役把路引,
 马上端坐朱大人。
 前呼后拥往前走,
 惊动大街两巷人,
 男女老少纷纷议论,
 来看我当年朱买臣。
 〔崔氏上。
崔  氏  崔氏我正在街头站,
        忽听锣声震耳轮,
 大街人群两边闪,
 果然来了朱大人。
 想当年逼他把休书写,
 现如今有啥脸面去见人。
 又一想一脸当先何为臊,
 我何不苦求望开恩。
 走到马前忙跪倒,
 口口声声喊夫君:
 (说)大人哪,收下我吧!
朱买臣  (说)衙役们!
衙  役  (说)有!
朱买臣  (说)马前那一妇人,何事拦路?
衙  役  (说)这一贫妇,你叫何名,为何拦住大人去
 路?
崔  氏  (说)当差的呀!你回禀大人,就说他原配夫
     人崔氏,来拜见大人!
衙  役  (说)回禀大人,她说是你的原配夫人崔氏,
        前来拜见大人!
朱买臣  (说)啊!正是她!
        〔靠山〕
        朱买臣一见冲冲怒,
    骂声崔氏狗贱人。
        当初你没拿买臣当人看,
    恶语句句如挖心。
    你骂我狗脑袋怎戴爷家乌纱帽,
    猴身子怎穿爷家蟒袍鳞,
    虾米腰怎扎爷家横廷玉,
        驴蹄子怎登爷家朝靴尘,
        熊爪子怎捧爷家象牙笏板,
        穷骨头穷脸怎能上朝去面君。
        你还说京城连下三天做官雨,
        连一点雨星难淋我的身。
        叫声崔氏你抬头看,
    看看我头戴乌纱,身穿蟒袍,腰扎玉带,足登朝
        靴,威风凛凛,凛凛威风是不是当年的朱买臣?
崔  氏  崔氏跪爬忙开口,
        甜言蜜语叫夫君,
        千错万错我的错,
        怨我瞎眼坏良心。
        不看金面看佛面,
        不看鱼情看水情,
        千不看来万不看,
    看看咱同床共枕那点夫妻恩。
你要收下还罢了,
    不收我跪在马前不起身。
    (说)大人哪,收下我吧!
    崔氏哀告喉咙哑,
朱买臣  马上难坏朱大人,
    有心收下崔氏女,    
    街坊邻居笑破唇。
    有心不收崔氏女,
    她口口声声喊夫君,
    低头一计有有有,
    一条妙计想在心。
    (说)衙役们!
衙  役  (说)有!
朱买臣  (说)速打清水一盆。
衙  役  (说)是!(下复上)大人,清水端到。
朱买臣  (说)你把清水泼到地上,她若收起来,我
    就收为夫人;她若收不起来,她就是把死人说
    活,也妄费心机。
衙  役  (说)是!崔氏呀,我们老爷说啦.给你打一
    盆清水!
崔  氏  (说)哎呀!谢天谢地,大人真收下我啦.端
    来这盘水是让我梳洗打扮哪!我说当差的呀!
    你去跟大人说,这外面风大嬗脸,先不用打
    扮,等回到公馆再好好打扮打扮。
衙  役 (说)哼!尽想好事!我们大人说了,叫我把水
    泼到地上,你若原样都收起来,就收你为夫
    人,你若收不起来呀,土豆子搬家.滚球子。
崔  氏  (说)哎呀!当差的你可别泼呀!常言说有官
    就有私,有私就有弊,你回去跟大人说,就说
    我把水收起来了,你大人若是收下我,我不就
    是官娘子了,那时候我吹吹枕头风,给你个官
    当当多好哇!
衙  役  (说)哼!这时候不带走后门的!不行啊!泼
    水了!
    〔衙役波水,崔氏慌救。
    〔硬口柳子〕
崔  氏  一见清水泼在地,
    崔氏这边慌了神,
    东一把,西一把,
    南一把,北一把,
    左一把,右一把,
    前一把,后一把,
    东西南北左右前后搂了一大阵,
    连泥带水收半盆。
    累得满脸汉直淌。
    满面羞愧无话云。
    说什么马前来俊水,
    纯粹是马前羞臊人,
    话在世上无颜面,
    不如早死见阎君。
    崔氏我把心一横马前撞死,
衙  役  (说)禀大人,崔氏在马前撞死!
朱买臣  马上叹坏朱大人。
    叫衙役把她抬到荒郊外,    
    白茬棺木葬其身。正是:
    (念)世上贤人古米稀,
    莫笑穷人穿破衣。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是来早与来迟。
    (说)衙役们!
衙  役  (说)有!  
朱买臣  (说)头前开路,去看望张老伯父。
衙  役  (说)是!(众下)
                               ——剧终

———————————
①七出:见李青山口述同名拉场戏注①。
②红娘子:一种鱼名。
③抱蹲:指生活破落下来的人,呆在家里无力维持的样子。
附记:
这个演出本在吉林省双辽县郑家屯一带,广泛流传。它与其它同名传统拉场戏比较,有三个不同特点:(一)上场人物少,业余剧团演出方便;(二)增添赵石匠上场,渲染了崔氏与赵石匠一段花天酒地的生活。老演员姜秀兰(艺名小艳舫)说:这段戏演出抓观众,有效果。能更深刻地刻画崔氏女走一处败一处的丑恶本质;(三)这个本以唱为主,有的地方像拉场戏,有的地方又像二人转,说它是拉场戏,又具有明显的二人转痕迹。
这个演出本至一九八〇年以来,双辽县专业地方戏队和双山公社等许多业余剧团都争相演出。此本记录校注时,基本按姜秀兰演出本和双山公社业余演出队的演出本,为了保存原貌,没加改动,有些带有情趣的现代语言,也给予保留。
                       
                                      姜秀兰 王雅芬  口述

                            
                                      傅文观  记录校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