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周六,考六级这天)中午,收到短信说有我的快递,很惊讶,不记得买过东西啊,但还是带了钱下
楼去。
看到包裹时,明白了——是李杨编辑寄来的书《卖故事》。
赶紧拆开翻一翻,感觉不错哦。
读 前 24 页 之 感
书的题目很吸引人,虽然初见有点“不知所云”。我急着百度了一下,百度百科里的一句话坚定了我看此书的想法——“一支能卖一块钱的笔,配上一个贴切并使之升华的故事,轻易就能卖到100块。”
周六下午考完六级,在路上便读起来。觉得不错。
每篇篇幅合适,符合读者阅读感受。
每章章目下面的“图画”简约有趣,虽然“千篇一律”。
刚开始读,我想到一个问题:“这书说了讲故事的好处,那本书说明道理或技巧时是否以故事为例证
呢。”
抱着这样的怀疑继续读,发现书中确实以故事为例,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真觉得该书不错。
读到20页多点,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生活中,当我要说明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一定要使用故事,甚至
瞎编也行啊。”心情喜悦。
该书引用了这么多好故事,我记下来以备后用吧。因此我要多读几遍。
该书作者是一个讲故事高手,如书中所言“潜移默化对我们影响”。(P11)每篇的故事都很好地说明了
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另外,刚拿到书时,有点感觉是外国人所写。当读到“《格萨尔王传》”、“司马迁”等字词时,觉得不
可能是外国人所写,返回封面一看,是2个中国人合著。心情喜悦。
读 25 页 至
64 页 之 感
今天下午,重拿起《卖故事》,打算读完,然后写书评。
不得不说,此时的心情是失落、愤愤。
从28页这篇开始,觉得这书“毛病”很多。
下面举例说明:(按页码从小到大顺序排练,虽然不是按次顺序发现问题的。)
①P28 正文第二行,“虚构的”和“纪实性的”两次并列不当。改法之一:去掉“性”字。
②P29 讲到的故事中“麦哲伦请了著名地里学家路易·帕雷伊洛和自己一块去劝说国王”。建议此例中补
充说明“麦哲伦”是如何“请”到“久负盛名”的“权威地理学家”的,这个地理学家为什么就相信麦哲伦
呢。
③P30 倒数第三行。建议将“这种倾听”改为“进而”,原文不通顺。
④P32 正文第九行。建议将“通过”改为“经过”。
⑤P34 第三段。“这本书……的含义。”(此处省略约50字)该句主语不明,或者说出现多个主
语。
⑥P36
第五行“直到”一词似有不妥。使用“直到”让我感觉阿里巴巴的发展已经不是势不可挡了。
⑦P37 倒数第二段,疑似有逻辑问题。作者先说“不知道……”,但继而说“这也就是……因素之一”,
前后矛盾吧。
⑧P41
第一段“故事迭出”与“最佳时刻”搭配不当。
⑨P46 倒数第七行“感知到……逐渐淡化”一句不通顺。
⑩P47 从第二行开始的那一段,举孔子的例子似乎不恰当,因为孔子并没有“讲故事”。
该页举的费城青年的例子似乎也不恰当,因为该故事没有说明“以情动人”——与该段论点不符。
在48页的最后一段说明的“一种综合力”与改篇题目不符吧。
⑩①P49
作者举例说明戈尔是不懂民众诉求而失败,那是否应该再叙述一下布什的成功是否是满足了民众
的诉求呢。
⑩②P50
作者使用了“故事讲述者”一词。试问在作者眼中每个人都是故事讲述者么。会议上发言的人一
般不讲故事吧。在此后的书中,作者多次使用“讲述者”这个词,为什么要有这个偏好呢。
⑩③P51 第三段,标点符号混乱,致使表意不明。
⑩④P52 作者明显犯了这样的错误——“错误——他努力用毫不相关的、难以令人信服的故事牵动听众的
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一。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二。P56 整页的四段话正好符合作者在P50批判的那种情况,作者成为自己批判
的对象。这么长四段,我怀疑作者有点在卖弄学识,但卖得很不好。
⑩⑤P55
倒数第三行“如一个开心故事和一个悲惨故事,先讲哪个后讲哪个对听众最终情绪的调动会产
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在试图说明“讲述的顺序”问题吧,不是您打算在本段说明的“讲述的节奏”问
题吧。
⑩⑥P62 开篇使用“主题明确”一词,与前文所用词汇大大不同,前后呼应困难,考验读者联想能力。
⑩⑦P63
有这么一句:“然而,习惯一旦形成,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里有2个错误:①文章在这
里转而变成了对戈尔总统个人的批评,②作者似乎试图说明“那些有坏毛病的人永远不可能改掉坏毛病,永
远不可能成功”,那你写这本书还有是用?——最大的错误之一
。。。。。。
。。。。。。
举例暂停。
我发现,作者的“逻辑错误”、“语法错误”、“详略不当”……——总之是“错误”越来越多。
我觉得,这书不像是写作而成,更像时“讲话实录”,属于口语性质,听众听懂没问题;但写出来后错
误明显,不适合阅读。
后续这样差,使我不忍卒读,完全破坏了读前24页时的好印象,让我联想到了“江郎才尽”一词。
这本书各篇题目取的也有点问题,文不对题,或者说题目概括不了文章内容。
此书标明“字数150千字”,大大怀疑其字数严重不足。
不得不说——这是我作标注最多的课外书。
暂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