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儿子共同承受高考“滑铁卢”

(2010-06-24 18:21:13)
标签:

儿子

高考

失利

复读

教育

分类: 行住起居

高考过后就是苦苦的等待,距成绩公布时间虽然仅有半个月,但总觉得非常漫长。心情愉快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在等待或心情郁闷时,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这可能也属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范畴。

前天下午,收到儿子班主任的短信,说高考成绩推迟一天公布,孩子们也推迟一天返校。自己总觉得不大可信,因为高考成绩的公布日期是考前就定了的,岂能说推迟就推迟呢?而且很多工作就安排在了公布成绩这一天。

晚上十一点多,儿子在卧室上网,自己则在客厅看电视。约十一点半,走到儿子电脑跟前,儿子一脸的颓唐,说成绩查出来了,非常不理想,而且知道了三四位同学的成绩,都比自己好。其中两位历次考试中从来没有超过自己,但都比自己高出近二十分。二模时高出自己十多分的全班第一名,这次竟然拉自己57分,仅文综一门就拉41分,而原来两人的文综是不分伯仲的。数学始终是儿子的薄弱环节,加上今年都反映数学颇难,成绩不理想属于正常,没有想到一向较为自负的文综仅考了174分。

儿子边在网上问在线同学的考分,一边唉声叹气,情绪非常低落。已经睡下的妻子听到考分出来了,也从床上起来并走了过来,听到儿子的成绩,也是一脸的无奈。

看到这样的成绩,我的心中也非常窝火,虽然考完后儿子说数学考得不好,不去估计,但看到他对别的科目还是较为自信的。虽说他所在学校不是很好,但有他历次考试的成绩和名次,觉得考二本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没有想到出来的成绩离二本还差二十多分。

自己毕竟是从高考中走过来的,完全能够理解儿子此时的心情,虽然心里也很憋曲,但也只能极力进行安慰,因为他已经努力了,而且此前的成绩一直也还可以。这样一直到一点多钟,儿子还不肯下线,我只好跟老婆先睡,并嘱咐儿子早点休息。

大约两点多钟,儿子才关闭电脑,息灯躺下。我们一直没有睡着,儿子也在床上辗转反侧。于是我就让妻子到儿子屋,陪着儿子睡。

清早五点,自己醒来,已经毫无睡意,只好到书房写字。不久妻子也起来了,也一夜没怎么睡。六点多钟,我又打开电脑,查看录取分数线。儿子也从床上起来。自己又对他进行安慰:没考好没关系,上本三还是绰绰有余的,只不过多花一点钱而已,咱又不是掏不起。但儿子执意不走本三,要选择复读。我理解他的心情,主要是于心不甘,并说复读也是可以选择的。

早饭做熟后,儿子并没有吃,说吃不下去。饭后我跟妻子上班去了,临走告诉他与同学联系一下,看看别的同学考得如何。

上班的路上,不断接到朋友们打来询问儿子成绩的电话,得知结果后,无不表示惋惜,并对自己进行劝慰。上午十来点钟,陆续知道一些考生的成绩。不时给在家的儿子通电话,告诉他没有考好的不止他一人。自己初中同学的女儿考得也不理想,人家在全市最好的学校,而且名次一直比较靠前,高考前还说,女儿的目标是中国人大,没想到结果离本一线还差近20分。

今天早饭时,又跟儿子说高考事情,我的意见是可以选择一个差不多的本三去读,将来考研,仍有机会,但儿子还是执意要复读,他也得到了其他一些同学的情况,许多考得也不理想。

今天上午,儿子返校,情况进一步明朗,儿子在本班的名次排到了13名,在全校估计应该七八十名开外了,确实与平时二三十名的成绩相去甚远。他们班够二本的仅有三人,有一个班是“光头”——二本以上一个没有。儿子在高考中显然是失败了,他所在学校同样遭遇了高考“滑铁卢”,全校七个文科班,够二本线的才12人,其中够一本的才两人。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二十年前自己曾经就读的学校。

确实,学校的硬件是比以前“硬”了许多,校园比以前大多了,也漂亮多了,住宿和就餐条件也都非当时可比,学校的规模是那时的五六倍,但迎届生的高考成绩却萎缩得一塌糊涂。自己班当年高考,大专以上就走了8人,其中相当于现在本一的就有5名,有两位还进了儿子他们想都不敢想的“211”高校。现在再与那时相比,真可谓老鼠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相对来说,补习班情况要好的多,四个文科班,达到二本线的在百人左右。有人传言,想在这里上高中,必须有读“高四”的心理准备,看来此言不虚。

儿子想补习,自己并没有完全劝阻,但又不无担心,万一明年考得仍然不好怎么办,因为每次考试都带有相当的偶然性,譬如计算机阅卷出现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承诺可以查分,但真正得到查分的微乎其微。假如自己跟孟学农有同样的命运,那可能每次倒霉的都是自己。具体怎么着,自己只能提供参考,还是以儿子的意见为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