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最早的那辆自行车
(2009-08-19 19:41:37)
标签:
自行车幼时回忆生活变化家居 |
分类: 朝花偶掇 |
小时候看《封神演义》,其中人物的“坐骑”很是特别,姜子牙的是四不象,老子是青牛,闻太师是麒麟,申公豹和财神爷赵公明都是老虎,文殊、菩贤两位菩萨则分别是青狮、白象,南极仙翁更是别致,乘坐仙鹤,……
当时就对这些人物的坐骑特别羡慕。可自己的“坐骑”,从小至今,主要是自行车,后来有数年也骑摩托,但最终还是以自行车为伍。
现在的自行车普及得不能再普及,很多人“鸟枪换炮”,改骑想省力能省力的电车了。即使俺这三口之家,也有四辆自行车——其中一辆是获奖得的,很不好骑,据说是改装车——这还不连俺去年丢失的那辆。
别说六十年前,即使小时候,自行车也比较紧缺。
家中最早的自行车,是一辆“飞鸽牌”的,据父母讲,是在俺出生前买的,花了二百元钱。当时父亲与他的叔叔还没有分家,还是一个十来口人的大家庭。俺四岁分家时,这“飞鸽”分给了俺们。
当时的二百元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记得俺十来岁时,祖母和母亲在生产队上工,一年下来才分60元钱。而俺与老婆现在一年少说也挣四万块呢。这样比较起来,那时的200元约等于现在家用小轿车的价格。
当时父亲远在几十里外工作,这唯一的自行车就成了他“专利”。
没有多余的自行车,俺学骑车就比较晚。十三岁那年,看到很多比俺小的都会骑了,也就闹着学骑自行车。
春节刚过,父亲在家休息,自行车闲着,俺就有了可乘之机。父母、奶奶和小俺四岁的妹妹也都非常支持。当时刚下过雪,但全家还是兴高采烈,到不远处的打麦场将积雪清掉,他们给扶着,俺就开始学骑车。
无奈实在太笨,父母扶了一天,仍没有学会。他们也失去了耐心,就让俺自己琢磨着办。当时的自行车都是“28式”,个儿比较大,不象现在这么小巧玲珑,对于小孩子来说,学起来自是不太方便,翻倒的情况经常发生。
一连数天,俺都在麦场练车,由同伴或一位大两岁的叔叔给扶着,翻倒过多少次,也记不清了。后来扶车的叔叔偷偷松开了手,跟了几圈都没有问题,等停下来时,他才说你已经学会了。心里那股高兴劲儿,丝毫不亚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上初中后,学校离家5里路,父亲已经从矿山回来,这辆自行车就成了俺的主要“交通工具”。可毕竟家里仅有这一辆,父母有时难免出门一骑,这时俺上学就得让同学带着,或者步行前往。现在家距单位6里之遥,冬天步行上下班,并不觉远,可那时总觉得上学的路程特远。
初三那年,父亲觉得仅一辆自行车确实太紧张,加上经济条件稍微宽裕,于是就在本地供销社又买了辆“梅花鹿牌”自行车。
当时的自行车,比较响的牌子主要是飞鸽、永久和凤凰,也兴过 “白山”的,可当时买时,只有“梅花鹿”一种,且还是“倒蹬闸”,可能是仿日本“金鹿”制造,骑起来很是别扭,母亲和妹妹都不怎么敢骑。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这“倒蹬闸”就主要由俺和父亲骑。
考入近四十里的县中读书后,妹妹也上了初中,自行车又不够了,好歹俺住校,就凑合让同学带着。有时周日下午上学走时,就带上妹妹,到县城后,再让她骑车返回。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家里又买了新车,那辆“飞鸽”就主要归俺上下班骑。六年之后,俺买了摩托,就又把它留给父母。
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其间这辆“飞鸽”也经无数次的修理,已经是“除了铃铛不响哪都响了”,但仍然“健在”,并还在“服役”。后买的“梅花鹿”和更晚的那辆,则早已卖了废铁。这不能不让俺叹服这辆“飞鸽”的质量,看来在生产时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也。
在城中安家后,已经买过四辆自行车,但仍然不能忘记那辆旧“飞鸽”,不仅因为它与俺同龄,也不仅因为它特结实,更主要的是:它为这个家庭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