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百姓国学 |
关于第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王解:大道具有唯一性,被认识和体现出来,分裂为对立面,两者互相斗争互相结合产生第三样事物,从此万象万物源源不绝,万物背负阴气,拥抱阳气,通过阴阳两气的作用达到和谐。人们不喜欢孤单、寡独和不完善,但王公大人是这样自称的。这说明,天下事物,你有时好像是在毁损它,反而使它得到益处,有时是增益它,反而使它得到毁损。人们都在教导着人,说什么是人们应该喜爱的,什么是应该避开的。那么我也要告诉旁人:强梁霸道的人是不得善终的,这是一切教导的第一课。
译英:The Way bears sensation, Sensation bears memory, Sensation and memory bear abstraction, And abstraction bears all the world; Each thing in the world bears feeling and doing, And, imbued with mind, harmony with the Way. As others have taught, so do I teach, "Who loses harmony opposes nature"; This is the root of my teaching.大道产生感觉,感觉产生记忆,感觉和记忆产生抽象,抽象产生整个世界;世界上每一事物都产生感觉和行动,而且,充满头脑,与道协和。像其他人已教导的,我也教导说,“失去和谐的人反对自然”;这是我的教导的根本。
丘曰:英译没有直译外国人难于理解的一、二、三,来讲客观世界的发展,而是用感觉、记忆、抽象的概念,讲人的思维过程的发展,也没有像王解所说,老子诅咒强梁者。王解是逐段分开来讲每句的意思,没有将其与以前各章联系起来。我看本章与以前各章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上一章强调道的本质与现象不一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后,本章是讲事物发展的规律,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多样性发展,强调统治者的强势要表现为弱势和包容。要从王公以人们最厌恶的事物自称这一点得到启发,不要光从表象评价得失,想做的和得到的往往是相反的,统治者过分强势最终导致失败。这是三十九章甚至二十九章以后一直强调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