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建筑图片布局类

标签:
高考高考历史解题指导与训练全国卷第41题 |
分类: 高考研究 |
建筑凝固历史,见证历史的变迁。在高考历史中通过建筑图片考查历史屡见不鲜,这一节就对“建筑图片布局型”讲述解题技巧。建筑布局有技巧,一看、二抓、找本质。
一看文字。看文字:不仅要看材料文字,还要看图片文字、标注文字。
二抓不同。抓不同:从外形、布局、方位等抓住变化。
三找本质。找本质:从政体、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抓住建筑反映的本质
1.(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图8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
一看文字:唐宁街10号,由此可见唐宁街除了10号是行政机构所在地,1到9号及其它号数都是其它办公机构。
二抓不同:从外形上看,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从布局上看,太和殿和白汉金宫都是独立的建筑
三找本质: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与政治上的关系就是象征皇权至上,体现君主专制政体;晚清由于列强的入侵,体现被殖民的政局;最后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白汉金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体现民主政治风格;随着历史的变迁,英国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
【答案】
信息一:从建筑的样式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
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信息二: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看:中英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动荡;但太和殿体现了专制体制的延续和被殖民的政局。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的是体制的创新。
信息三: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看: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治国理政的场所,反映了民主政治的稳定。
【举一反三】
1.(2014·湖北省荆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Ⅱ)·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说明。(12分)
【解析】
一、看文字:
北京城:皇城、紫禁城、京城、外城,灯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
诺林根城:教堂、市政厅、制革作坊、盐、酒仓及粮仓、玉米贸易点
二、找不同:
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主要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城防规格严整,街道呈棋盘式分布;诺林根城平面形态呈椭圆形,轮廓自由,道路系统不规则,弯弯曲曲,多为蛛网状的放射环状系统。
北京城紫禁城(富城)居中,处在皇城、内外城的层层拱卫之中,多坛相围;诺林根城则以神庙、教堂、市政厅和具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意义的广场为中心。
北京城政治色彩浓厚,建筑以宫殿、官署为主,仅有粮仓、灯市等极少的经济场所;诺林根城经济功能突出,表现为手工作坊和贸易点遍布全城,沿街都是居民点和工商业铺面。
三、抓本质:北京城体现君主专制;诺林根城体现民主政治。
【答案】
不同一: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主要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城防规格严整,街道呈棋盘式分布;诺林根城平面形态呈椭圆形,轮廓自由,道路系统不规则,弯弯曲曲,多为蛛网状的放射环状系统。(4分)前者与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天圆地方”的朴素人地观有关,后者则体现的是城市随地形变化有机形成。(2分)
不同二:北京城紫禁城(富城)居中,处在皇城、内外城的层层拱卫之中,多坛相围;诺林根城则以神庙、教堂、市政厅和具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意义的广场为中心。(4分)前者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后者则是西方的民主政治和以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的体现。(2分)
不同三:北京城政治色彩浓厚,建筑以宫殿、官署为主,仅有粮仓、灯市等极少的经济场所;诺林根城经济功能突出,表现为手工作坊和贸易点遍布全城,沿街都是居民点和工商业铺面。(4分)前者体现的是以农立国、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后者体现的是重商主义,以工商业者为主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封建政治的力量比较薄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