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照顾,由于两代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也就少不了引发家庭矛盾。
#
本 邻居本来婆媳就不和,在父母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为了教育孩子互相拆台,父母不让孩子做的事老人偷偷的纵容,严重影响了子女教育孩子。妈妈每次教育孩子时,老人总是袒护。婆媳之间家庭战争不断。
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干涉父母教育孩子,甚至大多数时候,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到。父母不让孩子老喝饮料吃零食,可是老人背着父母让孩子喝,孩子就说爷爷奶奶好。
人到了老年觉得空虚和寂寞,把生活的希望和欢乐更多地寄托在孙辈身上,有些老年人自己年轻时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一些遗憾,现在要在孙辈身上弥补。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就会表现出过度的溺爱。
不少老人对孩子事事包办、体贴入微 。孩子的坏毛病越来越多,好几岁了吃饭时必须一口一口喂才肯吃,下楼梯的时候必须让爷爷背着才行……只要不顺心就大声哭闹、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这实际上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
长此下去孩子非但不听从父母的管教,认为父母不如祖辈对自己好。在孩子的观念中,只知道谁对自己更宽容,更好一些。祖辈的慈爱、宽容让孩子觉得爷爷奶奶更爱自己,就更愿意和爷爷奶奶亲近。
祖辈要摆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当面干涉父母教育孩子。如果认为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祖辈可以私下和子女进行讨论,以免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主体形象
祖辈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
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
当老人干涉父母正常的教育时,妈妈应该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要因为对方是老人,就屈从过于溺爱的方式,最后被害者是你的孩子。耐心和老人商量,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年轻的父母尽量不要当着老人面管教孩子,避开老人再给孩子讲道理。等到孩子不在面前时,想办法与老人沟通,告诉他们如果过度的溺爱对孩子非常不利,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例子都是祖母干涉孩子的教育,婆媳间产生矛后,给无辜的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让老人明白自己一味地袒护,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规矩,同时也使父母的正当管教失去了作用,最终耽误的还是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尽量达成一致的观点,尤其要注意不能把双方的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
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祖辈在养育孩子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不能对孩子太过纵容与娇惯。
多沟通、多交流,化解两代人育儿方面的差异与矛盾,彼此做一些妥协与让步,相互摆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位置。而不要在教育过程中互相拆台、互相抵制。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