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父亲都将精力放在了事业上,对孩子的日常照顾和教育却越来越少,个别人即使有时间教育孩子也是简单粗暴的方式,但这样却让孩子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更多的伤害,给他们的生活及日后的性格形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相对于把更多时间花费在照料孩子生活上的母亲,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导致人们认为养儿育女是母亲的天职,父亲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却不容忽视。
近年来父亲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者,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也日益减少,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这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父亲在赚钱养家上投入的力量更多些,往往忽视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甚至把孩子的教育往妻子身上一推了事。作父亲的常常忽略了自己做父亲的责任,他们把辅导孩子作业、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的品德教育等都推给母亲,自己则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许多情况都不了解。
有的妈妈们的大包大揽。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做父亲的积极性。许多父亲也总错误地认为,自己对妻子和孩子的爱就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而教育孩子则是女人的天职,这种错误观念直接导致许多孩子过分依恋母亲,对父亲却总是敬而远之。
如果为了挣钱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那么挣的钱再多也没有任何作用。不要因小失大,任何时候,未来都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未来的全部希望!
有的父亲教育方法不当,很少表扬及鼓励孩子,总爱指责孩子。孩子犯错误就知道动手打,孩子很怕父亲。时常听到一些家长得意洋洋地说:“我的孩子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他就吓得大气不敢出,也有的母亲经常说: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你就等着吧。殊不知畏惧是把孩子推向危险边缘。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很容易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不良的心理问题。
有的父亲就是在物质的给予上表现得极为慷慨大方甚至到了浪费和纵容的地步,在精神和情感上却表现得极为贫乏,常常忽略了孩子爱的需要。父亲对子女的爱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地是体现在精神上和行动上。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不仅是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的一种体现,更重要的是,父亲会失去与孩子之间最宝贵的父子亲情,而这种亲情的培养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得到。
如今父亲参与儿童成长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儿童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的现象。父亲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作用,父亲们在百忙中一定要抽出时间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要经常参与孩子的教育。
父亲应经常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与要求,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道理,谈问题。尤其是男孩,等他长到一定的年龄后,非常需要父亲的关爱,从小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非常重要,父亲的角色在最开始就不应该缺失。
任何一方对孩子教育不尽心,会让孩子的关爱残缺,自然也不利于孩子快乐生活环境的创造,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快乐成长。长期下去,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发育存在障碍、产生心理疾病。
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不管父亲多忙,应该学会对孩子表达爱。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鼓励,父亲做起来很容易,但对孩子来说却能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注。
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做父亲的就应该积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路还很长,父亲要做的还很多。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父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