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读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

(2012-12-24 06:54:40)
标签:

杂谈

应手

经济负担

心理缺陷

无怨无悔

分类: 教育

    如今陪孩子读书的家长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家长丢下工作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陪读现象已渗入到孩子求学的每个阶段:小学、中学甚至是幼儿园,家长认为陪读能起到督促作用,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 

    邻居的儿子刚上高一,家里离学校远,怕路上耽误学习时间。为了孩子学习方便,妈妈年底辞去了工作,准备专门照顾孩子直至考上大学。

     家长认为如今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孩子考不上大学,今后难以立足。家长辞去工作无怨无悔。只要儿子好好读书,付出再多也值得。邻居们议论:家长放弃自己的事业,一味为孩子牺牲,你可以陪孩子一时,能陪一辈子吗?

    为了孩子,家长不计较付出的辛苦和金钱。陪读就意味着家庭收入减少和开支增多,而且每月还得支付房租费用等,严重影响了父母亲的生活质量。这样无疑会大大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会给那些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压力。 

    父母为孩子一味牺牲,甚至抛弃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弊大于利。陪读可能使孩子可开发的潜质被扼杀,最终与初衷也相违背。
    家长认为只要自己在孩子身边,多少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每天为孩子洗衣做饭,督促儿子读书。对儿子的要求是:一门心思读好书,争取考上大学。 

    父母从来不让孩子打扫卫生、叠被子、做饭,以至于孩子到了十几岁还分不清什么是糖什么是盐,十七八岁还不知道怎么下面条。 

   这种护航式教育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滋生孩子的惰性,凡事有父母帮我顶着,大可不必操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自主能力就会逐渐缺失,长大后在社会上也会缺乏竞争力。

   十几岁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形成的性格和心理缺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陪读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一种伤害。

    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个性,学习本身是不断克服困难的锻炼过程,如果父母或成人陪读,必然会导致孩子稍有困难就求助于人的心理,从而过分依赖父母  

    在当今时代里,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还有社会,还有生活。人的成长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日常生活的磨砺下,一个人的正常人格和心理才能建立、健全起来。

    如果有家长陪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多少会搀杂进家长的观点和因素,容易在孩子的独立性上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而家长的陪读犹如一把保护伞,使孩子不能正常地感觉生活的风风雨雨,不能独立地体验社会的辛酸冷暖,从而延长了心理断乳期,不利于自主成长。  

    爱孩子是正常的,但是现在的父母恨不得天天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爱就变成了畸形的爱。父母把一颗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却始终没弄明白什么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走出家门,去经风雨见世面,陪读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大。

    家长要理性看待陪读,从现实出发考虑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状态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需要和孩子对话,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要知道,单纯的学业优势并不足以让孩子在社会上自立。

    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终有一日他们也会老去,当父母不在的时候,孩子只能靠自己来承担。越早脱离父母,孩子越容易养成独立自主坚强的个性,将来踏入社会也能更得心应手的应对工作和生活。

   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陪读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它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陪读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