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价涨高,一些商贩在斤秤上玩猫儿腻,让消费者吃亏。这种不良经营现象在蔬菜、肉类、海鲜、水果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
如今一些卖场、菜场、小摊贩们在电子秤上做手脚等计量作弊方式,来偷赚不知情的消费者针对缺斤短两现象。
同事在一处水产市场购买大虾,往秤上一称两斤还多一点,商户只按照两斤收了钱,当然很高兴,但她回到家后用自家的弹簧秤一称却只有一斤四两,听过卖菜缺斤短两的,但没想到我买海鲜也遇到缺斤短两。提起买虾的事就有些来气。
张大爷去海鲜市场买了4只海蟹显示5斤1两多,同样的海蟹,在市场管理部公平秤上显示为2斤6两。觉得分量不对劲儿,将螃蟹放在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公平秤上时,公平秤显示的却是两斤六两,分量少了近一半。
凡有过集贸市场购物经历的人,或多或少有过被宰的,体验海鲜市场缺斤短两早已成为商家潜规则。有些商贩想赚钱却不走正道,专门在秤上做手脚,花心思研究缺斤短两的歪招。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刚从水里捞出的海鲜不沥净水就上秤,分量自然上去了。蟹类产品总缠绕草绳,无形中又为海鲜产品注水不少。
卖主每次都把秤给得高高的,都说绝对称足,原来电子秤托盘上很隐蔽地绑了一根牛皮筋,按价格时,一拉牛皮筋,托盘下压,分量自然加重。因为动作快,又是背着消费者,所以很难被发现。
集市上很多摊位都有缺斤短两的行为,其中普遍使用的是七两秤。不法摊贩一般采取报低价吸引顾客,但在分量上做手脚捞回来的方式。顾客往往关注谁家价格更便宜,却很少想到秤上有猫腻。
很多顾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中了招,有的虽然事后察觉了,但往往因住得远,回来维权不值得。有的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自认倒霉。
有的商户将电子秤的单价五位显示屏的左边两位用胶布遮盖。摊主称重量时输入的单价高于实际单价,此时的重量显示和单价显示窗口的三位数字都是正确的,但小数点位置错误,结果总金额增加了。
有的卖主都将电子秤放在柜台下方,选好的菜交给卖主,卖主拿到地下去,三下五除二就给报出一个价格来,为了显示厚道、找零方便,卖主一般还会将几毛零钱免去,让消费者感到让利。
人们对短斤缺两现象深恶痛绝,对于这些潜规则,大家其实早已司空见惯早已麻木了。消费者的忍让、妥协,某些商家更有恃无恐,缺斤短两甚至成了一种习惯。纵容了小摊小贩玩秤上的猫腻,如果人人都认真起来,摊贩们则无机可乘。
我们每天必须都要跟这些商贩打交道,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缺斤短两加重了消费者负担。缺斤短两的背后是道德和诚信的缺失,消费者希望有一个公平、和谐的买卖关系,缺斤短两这种恶习盼着尽快加以整治。
只有加大处罚力度,在一般损害赔偿之外,还施以高额的惩罚性赔偿金,让造成损害所承担的费用远远超过损害行为为其带来的利益,才有可能遏制经营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继续发生。缺斤短两作弊失信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
市场上短斤缺两的现象这与工商管理部门缺乏管理有着很大的关系。希望这种情况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对策,加强管理,还市场一个健康公平的秩序,给百姓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