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放暑假已经半个多月了,放假在家的孩子们明显阔绰起来。不少家长因不能陪孩子而心存愧疚,只能以钱示爱,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欢聚、游玩和消费的热情高涨,出手也比较大方。孩子高消费收获了快乐。看什么都想买,有钱就花,没钱就问家长要,直接把家长当成提款机了。
有的同学过生日大摆宴席、同学聚会赠送贺礼,买一些名牌产品····在冲动消费下,买回来的东西常常只是满足一时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弃之不用。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不劳而获的不良品质。
一些大孩子假期跟同学们出去玩,刷卡消费一次要花好几百,手稍微松一点,一千多就出去了。有的孩子从兜里掏出好几张100元的票子,消费的背后,家长就是孩子最坚强的经济后盾。
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多的零用钱,是有很多来源的家长。有的家长干脆给一张卡。把钱打进去了,就不管了,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孩子有可能挥霍一空然后再要,这样的方式很不妥。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到处需要钱,孩子兜里不装点钱,遇到特出事情没有钱不行。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开心,身上有个钱安全些,孩子突然有钱了,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通常是先花了再说,反正没有了再和家长要!从孩子消费可以看出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也最为随意。
要控制孩子花钱,有些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后就不管不问,让孩子自由支配。可孩子毕竟年幼,金钱观、价值观不很成熟,容易发生花钱无节制的情况。所以不论家长多忙,也要抽空来了解一下孩子零花钱的去向。
孩子零花钱不能合理得到支配和使用家长和孩子都是有责任的。作为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孩子家长有义务帮助子女养成节约的习惯,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向孩子灌输合理消费的理念,对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暂时用不着的东西尽量不买。当孩子向家长要钱时,家长应了解孩子要钱的目的和用途,或拒绝孩子的“要钱要求,利于减少孩子的冲动消费。
如果给得太多,除了让孩子变得花钱大手大脚外,还会让他觉得自己一直都会有花不完的钱,从而慢慢产生很多与目前家庭条件不符的奢侈念头。
假期间,孩子的时间相对自由,消费的欲望也比较强,在消费中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他们会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新学期开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
要理性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家长要改变“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味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的想法。让孩子明白钱不是源源不绝或不劳而获的。
暑期不良消费倾向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这是家长们不能忽视的大问题。教孩子用好零花钱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家长给孩子的暑假消费应有节制,最好是合理给他们一些零花钱,教他们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该用钱的地方才用,其他地方尽量不用或少用,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的家长要管好自己手中钱的同时,更要看好交到孩子手中的零用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