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儿童节成了购物节

(2012-06-02 07:34:44)
标签:

少儿

儿童节

节日礼物

消费心理

家庭的温暖

校园

分类: 生活

    昨天是六月一日儿童节,楼里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商店买礼物,而且回来互相攀比。你的多少钱,我买的多少钱?本该一个属于儿童的节日。成了大人们为孩子购物的节日。

    在这个孩子的专属节日里,家长为孩子添置玩具礼物,成为节日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孩子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中一位家长的孩子才三个月,也不甘落后,买了高档玩具保留着。相比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父母,甚至还会因为买不起贵重的礼物,而对孩子产生歉疚感。一位家长怕子没面子咬牙花了两千元买了礼物。

    导致儿童节购物消费数额不断攀升,同时也形成了不小的浪费。最低家长花费超过千元,有的上万,家长在孩子身上花钱,父母都不犹豫。 

    不少家长给孩子购买奢侈品,是受炫富心理的驱动。这也是家长有实力的一种证明。在高昂礼品堆里长大的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令人担忧。

    我觉的对孩子爱的表达不应该只用礼物的贵重程度来衡量,成年人应该更关注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满足,给孩子送礼并非越贵越好。 
    这样做不仅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形成攀比风气,也让条件一般的家庭承受较大经济压力。原本仅仅是家长表达爱意的节日礼物也变得日渐沉重。
     家长为孩子买礼物无可厚非,但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将盲目虚荣的消费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对不少经历过物质不够丰富童年的80后父母来说,孩子们的节日成了他们弥补个人缺憾的契机。有的妈妈小时候没一件合身。现在一定要把最好的给孩子,再贵也无所谓。
    正是这种补偿心态,让一些80后父母甚至会把儿童节当成自己的节日,与孩子共同庆祝,所以花费也不会按照小朋友的物价标准,而更可能按照成年人的物价标准。
    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属于自己的节日,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并不一定是贵重的礼物。过分地物质给予并不一定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心,反而可能误导孩子将物质与亲情画上等号。  
     不要把儿童节过成了购物节,一本好书、一起游戏……比起一掷千金的高消费,让孩子回归快乐本真,或许才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让孩子回归快乐本真,或许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很多时候,亲人的爱不只表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情感沟通和精神培育上。亲手为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可能更能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孩子把家长的行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家长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的记忆,可以让孩子产生好奇心。当孩子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时,很容易会认识到自己的童年与长辈的童年比起来是多么幸福。

    家长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社会多接触,把自己不用的书、不穿的衣服和不玩的玩具收集起来,或者让孩子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买成礼物,送给困难的小朋友或灾区的儿童。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又让孩子体验到慈善的意义。

    家长盲目追求高消费,可能会让孩子也形成攀比心态,形成过于讲究物质享受等不健康观念。长此以往,有可能养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选购高档礼物容易造成孩子盲目攀比、炫耀等不健康消费心理。

    陪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比一份昂贵的礼物更重要。为孩子购买需要理性选择,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回归儿童节爱的本真,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达不应该只用礼物的贵重程度衡量。其实孩子们很纯真,对金钱的概念并不明晰,对他们来说,快乐才是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别让儿童节成了购物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