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孩子暑期与同学一起剪了一个发型,并且还染了金黄的头发。当天傍晚家长回到家,父亲气不打一处来,上去给了一个耳光,骂孩子是个臭流氓。儿子据理力争,向父亲解释这是时下最流行的发型。
父亲对着儿子便是一顿打,孩子也和父亲大吵,还动了手,两父子随之打在一起,面对孩子的叛逆,夫妻俩是伤透了脑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青春期的孩子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认为这种表现就是个性,烫发纯粹是为了外表的好看。学生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不能花在打扮上,这样可能会荒废了学业。
家长的方式显然过于极端,生活中许多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什么事,要么严厉地呵斥、指责,要么随意地讽刺、辱骂。这些强硬的措施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还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青春期的孩子爱美,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
包容孩子的过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过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大部分父母当孩子犯错时,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先打骂一顿再说。
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很自私的,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丝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方式不当,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伤害孩子,激化亲子矛盾,影响家庭和谐。
每个年龄段都允许孩子犯年龄段的错误,为人父母,面对孩子的过失,父母要学会制怒,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现象,是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 不应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伤害很大,这种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人生。
家长要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他心服口服。让孩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并告诉孩子染发剂是化学用品,对身体发育会有负面影响,过分打扮是不符合学生身份的。
父母要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分析染发原因,了解孩子的前因后果,同时和孩子分析犯错误的事情,并从中加以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改正错误。
而不要孩子一犯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训斥动手打一顿。那样孩子不太容易会接受,会有抵触的态度,在心里否定家长们的教育,这样就达不到改正错误的目的了。
至于染发,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学生的仪表规定得很清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等等。这位学生应该知道中学生不能染发,家长要注意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不少学生染发是喜欢模仿歌星偶像,偶像染发,他也染发。如果一个学生过分注重外表,他们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在打扮上孩子如果染头发,整天想着让自己更帅气,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业,其实学生过分注重打扮不利于学业与身心健康。
要让孩子知道明星们化装打扮,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所决定的,他们需要通过标新立异引起媒的注意;而我们的舞台是校园,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我们的角色是中学生,成人化的、另类的打扮只能显示你的庸俗。
单纯地模仿明星,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与中学生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相违背。中学生以大方得体为标准,塑造一份青春的美。个性并不是通过外在的打扮来体现,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内在品质来体现的。
面临青春期的孩子,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正确的引导他们的人生方向,那么他们就会踏入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树立一种健康、正确的美的观念,那么对他们今后创造完美人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