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儿子毕业一年多了,公务员是家长最理想的选择,家长逼着孩子考公务员。家长说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来年可以再考。
孩子喜欢自谋职业,认为父母什么事都管,没有自主权,父母认为孩子永远长不大,怕他走弯路,为此产生了家庭矛盾。
父母之言、就业压力,使得报考公务员的孩子处于被迫应考的困惑中。面对孩子们的困惑,作为父母也应该遵从孩子的意见。
现在的孩子大多自主性较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这种压迫式、命令式的要求反倒对孩子的未来成长不利。
做父母的总是事事为孩子设想周全,然而有的时候却因为方式方法不当,反而给孩子的成长和求职造成了阻碍。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处世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如何,直接关乎他们的一生。家长要狠下心来让孩子接受时代的挑战,不要凡事都包办。孩子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就必须经过锻造。
大多数家长想给子女选一些稳定、舒适的工作环境,可这样的单位越来越少,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一些家长思想观念陈旧保守,认为孩子到了大单位、好单位就意味着起点高,起点高意味着将来有出息。停留在高薪、稳定、清闲、有保障的概念上,不知不觉中孩子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
家长在子女就业问题中,往往是领导和包办的力量在起作用。但是毕竟子女已经成年,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如果盲目地将家长的想法强加于子女,这反而扩大了家长与子女的代沟。
对于那些刚刚踏上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们以及工作经历不长的求职者,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家长的经验固然丰富,家长的用心固然良苦,却往往适得其反,何不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家长应该该放手则放手,多给孩子些磨难。人生在世,非经千锤百炼难成大器,用磨难来锻炼他的耐挫力,等待他用实力来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将来的路要靠他自己走。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并能支持孩子的行动。
即使孩子一时选择出了差错,也不必大惊小怪。处于成长阶段中的孩子,在选择时出现点差错甚至遭受挫折、失败是正常的。等于给孩子增加了进步的动力。
如今是个多样化的社会,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自己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不见得非要考公务员。父母应该引导子女的人生取向,而不是给他们设计好人生。
孩子只有对自己选择的事,才有兴趣去做,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富有创造性地去做。
职业无贵贱,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成绩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对子女过分要求。哪怕就是摆小摊,只要他愿意,家长都不要提出异议,不要成为就业道路上的绊脚石。
家长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对于那些有志创业的同学,抱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勇于尝试、不怕挫折、自主创业,要给予指导帮助。让他们在不断历练中成长,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少一点过于主观和干涉,让孩子能自由地飞翔。 (文章部分摘录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