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到哪过年”影响夫妻的感情

(2012-01-18 15:44:12)
标签:

育儿

中国

回娘家

春节

婆家娘家

杂谈

分类: 生活

     还有几天就大年三十了,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常年漂泊在外的人都会在春节回家跟家人团圆,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年夜饭也许是做父母的最盼望的时刻。

    在传统观念里,儿媳回婆家过年天经地义。可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女儿的心都恋着爸妈的,也希望能够陪着父母吃个团圆饭。因此越来越多的儿媳希望回娘家过年,不少夫妻因为去哪过年而闹起了矛盾。

    邻居一对老人每到春节就高兴不起来,女儿每年三十在婆家过,自己很孤单,因此对女婿意见很大。可是婆婆认为如果不回婆家过年就是大逆不道。年三十必须在家里出现,要回娘家初三以后才能走!

    春节期间,该回谁家过年?这成了一些新婚夫妻最为纠结的选择。如果今年再回婆家她的父母岂不是又要独守团圆饭桌?谁也不忍心让父母在过年的时候孤灯清影地待在家里,子女不在身边,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本应开心的春节,因为去谁家过年反倒成了件烦心事,两家亲家产生矛盾,女方认为为什么不能回娘家,哪怕轮流也合理。在过年的问题上,爆发过多次家庭矛盾,为了去谁家过年吵到要离婚。

    过年的意义本来就是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气气。老人家想子女回来过年,图的就是人多热闹,家庭和睦。如果为了过年回谁家这个问题而导致夫妻双方出现矛盾,相信双方父母都不会愿意看到。

    先到誰家后到谁家,並不表示谁更有孝心。其实无论到谁家过年,只要高兴就行。多体谅父母的心情,在婆家过年,給娘家多打电话多问候。决不能因为选择而赌气背上包袱,让过年影响夫妻感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婆家娘家都重要。思念父母的理由都是相同的,孝敬父母的方式各有不同。夫妻双方要互相理解,换位思考,多一份体谅和包容。遇到父母有疙瘩也要耐心做工作,要把孝心落实到平日的生活点滴中。

    其实春节回谁家,还得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大家要抱着礼让、理解、宽容、公平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如果双方父母都在一个城市或距离不远,可把他们接到一起过除夕夜,一家人大团圆,气氛肯定不错。或者就按轮换制来,一年在这家,一年在那家。还可以除夕在婆家,初一回娘家,第二年调换过来。

    如果双方父母一方在本地,一方在外地,应尽量照顾在外地的老人,因为平时本地一方的老人肯定能经常去探望,但是外地的老人只有休假时才能回去探望。过完年可以早点回来,多陪陪本地的老人。

 

  儿女应该在平常就多关爱父母,这样老人也就不会对春节等节日特别敏感和在意,减少老人内心的落差和失衡感。不管选择在哪家过年,都应事先和家中老人沟通好,只有沟通到位才能取得老人的理解,让老人心情舒畅地过春节。

     过年图的就是一个亲人团聚、欢乐祥和,如果因为回哪过年而闹得不愉快,甚至闹离婚,那实在是春节不能承受之重。盲目的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影响夫妻感情。夫妻之间应该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学会尊重谅解。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共同过一个圆满的大年才是双方共同的目的。

    不能让过年的问题凌驾在婚姻之上,更不能让过年把婚姻绑架了。过年的问题与夫妻之间的爱并不矛盾,不要将不跟谁回家过年跟不爱画上等号。  

      不管是轮换着去对方家过年,还是各回各家过年,都不能伤了夫妻间的和气。在想到自己父母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别人的父母。要换位思考,互相体谅,能让这个春节更温暖。

     “回谁家过年”并不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应该成为年轻夫妻衡量感情的标准。

 

 

 

 

                      别让“到哪过年”影响夫妻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