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暑假终于到了,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们却犯起愁来,为安排和照顾孩子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操心不已。暑假本该是好好休息放松的时间,但有的孩子不是被家长锁在家里,就是被送进了辅导班。使他们满怀憧憬的假期生活变得单调而寂寞,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家长担心假期孩子的安全问题,索性把孩子锁在家里。电脑和电视便无可争议地成了孩子最安全、最合适的玩具,而且不需要玩伴,呆在室内安全。
孩子没了自由,过起来很无聊,甚至像坐牢一样。孩子要求的很简单,只是想走出防盗门,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假期他们并不快乐,本该属于他们的休息被家长包办了,只有双休日爸爸妈妈才会带他们出来放风。
其实这种环境很可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负面影响,有的甚至因此患上假期恐惧症。孩子需要亲人的关注和接触,亲情教育将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假期里让孩子找一些小伙伴,结伴玩些户外游戏,避免长时间独自待在家中玩游戏。真正的假期生活应该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把孩子关在家里度假绝对不是好事,首先这使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增加,不少孩子在没人监管情况下出现烫伤、烧伤或摔伤事故。另外也不利于儿童心理成长,如果把孩子的游戏空间只限制在家中,不为他创造更多的社交锻炼空间和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会影响到其成人后的社交能力,造成孩子孤僻、内向、心理承受力削弱,久而久之甚至出现心理疾病。
家长尽量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多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孩子很孤单,特别渴望与同龄孩子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玩玩游戏。大家在一起,即使是扔乒乓球、踢毽子也觉得很有趣,而且大家一起玩,可以培养他们包容、合作等品德。
不要把孩子封闭在家庭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相似的年龄,相似的思维,相似的兴趣和爱好,能让他们玩到一块去,也容易玩出乐趣来。长期关在家,生生地把伙伴拆开,即使家庭条件再好,一个人孤零零的也玩不起劲儿来。
还会容易引起孤僻、焦虑、暴躁、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家长应重视孩子,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多沟通、多做户外运动、多接触人群和社会。
父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走出去,多与同伴们在一起娱乐,多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培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格。给孩子报名参加一些主题性的旅游和夏令营活动,减少孩子单独的时间。
如果有时间可以经常陪孩子到书店逛逛,到书店不一定要买书,主要是让孩子感受那种被书包围、被书簇拥的氛围。精彩的少儿图书自然会吸引孩子的视线,就是书店里那些静静阅读、轻轻翻书的人们也会给孩子以深深的感染。感受一下那里的学习气氛,使孩子心灵上有所触动,从而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热爱科学文化知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适当的劳逸结合,适当的自由空间,有助于孩子在快乐茁壮成长。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自由、舒适的学习和游戏氛围,还给孩子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