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月供、物业费、养车、水电煤气费、通讯费、饭费这些固定支出加起来,多一半的工资就没有了,本来应该孝顺父母,结果钱不够花,没有老妈的资助真不行,根本活不了!
孩子成人了,该不该还依靠父母赞助呢?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房价的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在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自己负担不起。父母也愿意支援,啃老也就理所当然。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子女受苦,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碰到一点困难和挫折,都会表现出不适应,从而退回到家长的翅膀之下。这时家长并不是鼓励孩子战胜困难,而是一味地袒护、心疼孩子。这样下去不会主动关心他人,经济上难以独立。
一般做父母的,都会觉得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帮助,这种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自己过去吃了很多苦,现在是再苦再累也不愿让孩子再承受,希望把一切都为孩子准备好;自己省吃俭用资助孩子结婚,生孩子····等都在资助,其实家长等于送他们一副拐杖,永远无法真正的学会走路。
有的父母还担心:我们不在了,子女怎么生活?但又不忍心把子女放归大自然。对于老人来说,让子女学会为自己艰苦奋斗,也是锻炼人生的一部分,经历过才会更珍惜,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丰富。
对于年轻人来说,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也是尊老、爱老的一部分,学会自立、自强,主动承担自己该承担的一切。尽快让自己自立、自强起来,不要过多依赖父母 。
优越的成长环境及家长过分溺爱让这些孩子不仅依赖性强,而且独立意识、责任意识都很淡漠。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父母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以强化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意识。
很多年轻人的家庭也只能算是工薪阶层,家长居住很狭小,却帮孩子买了上百平米的豪宅。父母凭什么不能用这些钱享享福?难倒父母一辈子就是在为了子女而活吗?
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大多身体开始出现一些问题,本来手里不多的积蓄可以基本保证自己安度晚年,却因为要给自己的儿女,重新开始过起了紧紧巴巴的日子。
年轻人要树立自食其力光荣,依赖父母耻辱的意识。作子女不能为了自己的生活,接受父母无私的奉献。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父母辛苦了半辈子,难道我们不该多靠自己的努力给他们一个安逸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