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2010-06-12 09:05:42)
标签:

美食

粽子

文化传统

江米

屈原

杂谈

分类: 生活

    知不觉中,又一个端午节快来临了,这个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的端午节。那时的粽子是稀罕物,只有过端午节才能吃到,而且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包。不像现在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有卖,只要你想吃,随时都可以买来。而如何包粽子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讲已经成了陌生的话题。    

     至于端午节的来历,后来上学时听老师讲的比较详细,两千多年前,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因受到谗害,对黑暗现实的不屈服,而投江自尽。人们热爱屈原,怕水中的鱼把他的尸体吃掉,所以用粽子叶把糯米包起来,投入江中喂鱼。后来,屈原投江的这一天,也就是阴历五月初五便成为端午节,所以自然而然就想起历史英雄屈原。  

    老北京的端午节从五月初一开始,持续到五月初五。母亲那时可是包粽子的一把好手,她包的三角粽,外型规整漂亮,简直是艺术品。一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买来粽子叶三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放上泡好的江米小枣,再把粽叶卷过来,用马莲将粽子紧紧的好,然后放在一个大锅里煮上几个小时。

    兄弟姐妹盼着粽子早点熟,一遍遍地跑到炉子那去看,看见锅里冒出热气了,又一遍遍地问妈妈:行了吧?行了吧?粽子终于快煮好了,那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随着一股股白白的热气四散飘来,引得我们的口水也流了出来。这一天伴着我们的欢笑和爸爸妈妈的幸福笑脸,至今难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种类应有尽有,对于吃粽子早已变得可有可无。只是端午节的时候才思念起母亲包粽子的情景。虽然是小小的的粽子,包裹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厚重的母爱!对我来说它不仅仅是个传统,还有一些朴实的亲情。 

    为一个中国人,我不会忘记端午节这个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让它发扬光大,一代代传下去,让子孙后代永远珍惜前人留下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我自己做了母亲以后,也养成了给孩子亲手包粽子的习惯,虽然吃不了多少,但还是忙碌着。我会将这一传统教会孩子,让他们传承这种端午文化!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千古不朽,流芳百世!

 

 

 

端午节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端午节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