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大学的女儿前一段时间不回家,家长很着急,恐怕出什么事。原因是过生日要求妈妈买名牌书包。一问价格四千左右,吓了家长一跳。家长坚决不同意买这麽贵的,准备换一个价格低一些的。可孩子不同意,认准了就要这个牌子的。不给买就不回家。坚持了一个星期,无奈家长还是拗不过她,乖乖答应条件,还是咬牙买了书包。
现在的大学生家庭条件大部分是不错的。在学校里化妆品和衣服是女生最爱攀比的,有的同学的穿的鞋子大多数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运动鞋。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没有就丢人。回来就和家长要钱,家长也很无奈。相互摆阔,让孩子们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对学生造成负面效应。
学生的消费现在实在吓人,不挣钱花花家长的钱理所应当,存在较明显的盲目性。这麽大了应该体贴父母,虽然家里并不困难,但也不应该理直气壮地花父母的钱。更不该耍任何手段,达到目的。
作为家长也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家长给钱也应该有度,不能放任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也不应该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应当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意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攀比浪费现象很严重,名牌、高品位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消费追求,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无益。学校和家长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鼓励他们自立、勤俭、节约。难道背上名牌书包就成才了,一味迁就,助长了攀比的心理,是值得每个家长深思的问题?
我真心劝那些大手大脚显阔的学生们,你们的钱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你们自己赚钱的时候,就知道父母的不易了。只要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名牌和同学的消费。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也就不会关注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了。
作为学生不要追求一些外表的东西,大学生脱离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名牌,都是不自信和虚荣的表现。品牌不是显示你人品与能力的唯一标准,把钱赞助那些贫困的学生身上才有意义,大学生成为高消费群体确已成为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趋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