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到老陝面馆吃饭,也许是一种亲情吧,感觉特别亲切。吃一碗荞麦面,感觉不出原来的味道了,很是怀念当时的人和饭菜,想起了当初难忘的岁月。
下乡时那个地方产荞麦,经常吃荞麦凉粉和饸饹面,是城里人见不到的。开始把自己的枕头都换成荞麦皮的了,后来和老乡学会了作凉粉,那时没有什麽调料,放点盐,辣椒面就行了,更没什么酱油醋。大家都素坏了,抢着吃。每人一吃就几大碗。撑得肚子饱饱的。那凉粉真是好吃,比现在买的好吃多了,陕北的面有香气,自然地,纯真的不像现在的掺假。
荞麦最主要的是荞麦饸饹。是一种很普遍的吃法,但是我们不会做,老乡家有喜事,谁参军、结婚了,都请知青吃饭,透出陕北农民的淳朴与诚实。开始吃不惯那种味道,没有白面好吃,实在难下咽。出了家门,什么都不挑剔了,慢慢习惯了。记得有个青年人要参军,请大家吃饭。热闹的场面就别提了,大家有说有笑,互相开着玩笑,品尝着美味,就像过年似得,端起那热腾腾的面,那均匀、筋道、润滑、的感觉,虽然艰苦却洋溢着一片和谐的场面。吃面的人也不用讲究,有的坐在板凳上吃,有的一条腿踩在凳子上吃,有的干脆就蹲在院子吃,端着大碗,唏哩呼噜吃起来。转眼的功夫,面条全进了肚子。至今让我记忆深刻。只见等水烧开了,老乡就把活好的面团放到饸饹床里,用劲按压,面条就会直接落到锅里了。后盛出来放凉水里过下放在碗里,浇上卤子就可以吃了。知青还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压出来,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一点下不来。那是力气活。那时生活艰苦,见不到油星,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餐桌上的副食极少,用以填饱肚子的主要就是,放点豆腐萝卜就是好的了,感觉那个香呀!现在还经常想起吃面时的情景。回城后再也没吃过那面了,那种滋味、力道的印象留在我们记忆中,永远忘不了。
插队的生活令人回味无穷,我一直忘不了那里的荞麦面。赞叹荞面好吃,更赞叹勤劳、善良、憨厚、淳朴的陕北人,是陕北人让我品尝了饸饹,给了我美好的回忆·····
评论有故障了,谢谢大家,我也不知怎庅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