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不要惯坏了孩子

(2009-08-28 07:12:02)
标签:

杂谈

   天去超市买东西,出来看见前面一个妈妈和一个十七八的女儿在前面走。妈妈手里提着很多买的东西,还有一桶油,很费劲的走着。女儿就站在旁边空着手走,别人说你看还不帮助你妈妈提点东西,多累呀!你猜她说什麽,谁让她买的,我才不管呢,自己买的自己拿,没有一点愧疚感。我看了很生气,这麽大女孩不心疼妈妈,还理直气壮,太没有教养了!要是我的孩子非得说她几句。妈妈赶快说,挺沉的,帮我拿一桶油就行了。那女孩说,你要让我拿我就扔了它。无奈妈妈只好艰难的一步一步的走着,那女儿照样两手空空也走着!我这个气呀,心里装的满满的,养儿养女怎麽养出这样的孩子,还是从小怪妈妈没教育好,溺爱的结果。连自己的妈妈都不心疼,在社会上会帮助别人吗?看来是个不爱劳动、自私的孩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们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也正因为这样,有不少学生成了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从而淡薄了劳动的意识,甚至于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脾性。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抱怨,抱怨孩子不理解家长,抱怨孩子不热爱劳动,抱怨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可是我们是否更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溺爱了,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参与生活中的各种劳动,正是家长的这种做法造成了孩子不爱做事、不爱思考、不爱劳动、不感恩等种种不良品质。忽视了劳动教育,就是忽视了孩子学做人的机会,害处很大。一旦孩子成了懒人,想让他变勤俭就非常难了,所以爱要有度,爱孩子要有理智的爱,要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付出,更需要他们自己在成长中增长才干。父母现在可以替代孩子动手做事,却不能在将来替孩子在社会上独立做人。辛勤劳动是通过成功的桥梁,好逸恶劳将播下失败的种子。让孩子们从下做些家务,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视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懒惰的孩子更有出息!应该学会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适当的参加劳动活动,使他们具有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愿我们在倍加疼爱孩子的同时,不要除了一味的宠爱,而忽略了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与素质教育。要他们从中学会如何关心体谅家长,学会感恩。学会懂得换位思考,而不是只知道索取和享受! 爱孩子,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吧!

       【原创】不要惯坏了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