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老邻居住房很紧张,儿女大了,想买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几年一直买不到,商品房买不起,孩子急着结婚。没办法在中介买了一个二手的经济适用房。卖主是买了不住,就是为了投资,倒手赚钱。四千多一平方买的要八千多一平方出手,比商品房便宜点,但只能私下交易。
政府明文规定五年内不许买卖,却还是有人在钻空子进行交易,看来紧缺的房子就这麽流失了,真正确没房子的困难户买不到,经济房已经成为腐败的温床。听说买了双方还去公证了,房子的名字还是人家的,要等五年后才可以转户。尽管违反经济适用房的规定,但还是交易了。解决了家里住房困难的局面。我很是为她担心,一旦有了纠纷人家是户主,法院不会支持你的。可她认定了公正就没事了,但愿别出什么事。老百姓买房子不容易,东拚西凑借了又借,还是让人家赚了几十万!看来政府的经济适用房的政策在操作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还是出现“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助长了腐败行为的产生。差价暴利已成为投机或取经济适用房的驱动。真正的穷人符合条件买不到,人家不缺房就买到了,看来真的应该好好管理一下了,政府既然花那么大的代价打造的民心工程不能变了味啊!
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人是不是都符合这些条件呢?本来应该是提供给中低收入人群的,却变成为富人们投资的对象了,失去保障弱势群体存在的真实意义了。如果经济适用房只是被某些人当做权利倒卖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房子还不如不盖。需要政府发挥智慧,弥补制度缺陷,仔细谋划完善制度细则,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促进经济...。真正为穷人解决住房问题!这是老百姓所期盼的! 让变了味的经济适用房回归它的本来面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