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阅读环境,点亮读书梦想!

(2013-09-12 07:30:31)
标签:

民建同心·思源图书室

育儿

书香校园

分类: 班级读书

 

打造阅读环境,点亮读书梦想!

 

文:  刘海燕

 

小时候爷爷会说一些故事给我们听,像包公神奇地断无头案、狐仙报恩一类的。我能识字后,曾在他的房间里找出过一些书:《包公案》、《聊斋志异》等,虽读不太懂,但知道了爷爷的故事来自于书本上,便对书本有了很大的兴趣。我们小时候的图书来源有限,虽然渴望读书,却无法得到满足,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看到更多的书。记忆最深的是二舅曾经带回的几本连环画,我和弟弟争着翻来覆去地看。后来学到《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我也产生了创作的冲动,用稚嫩的图画加上课文内容把这篇课文变成了连环画。

1999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源于小时的梦想,曾努力向学生进行阅读推荐,但一直困惑的是:大多数孩子们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读书提不起兴趣。直到有一天,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班级读书会——这个对于我来说全新的读书形式。我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这个优秀的团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对儿童阅读的热情投入让我时时感动不已。

我的视线逐渐开阔,了解到儿童阅读在我国的推广,结识到优秀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读到了很优秀的儿童文学书籍,并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阅读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性书籍。如艾登·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我的图画书论》,南美英的《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梅子涵的《相信童话》、《阅读儿童文学》,以及梅子涵、朱自强、彭懿、阿甲、王林、徐冬梅联袂推出的《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等等。越读越让我眼界大开,逐渐明白了阅读的目的,看到了引领孩子的阅读的方向和方法。

学以致用,我把这些运用到我的学生身上。我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幼年时接触过书的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与课标要求相差很远。2008年,接手七年级学生的第一天,我就决心带领他们进行阅读补课,先从小学高段的书开始看起,而且把课外阅读放到了课上。我每天抽出十分钟读小说给孩子们听,虽然每周只有五节语文课,但依然每周固定一节课为阅读课。看过的书有时间就讨论,拍成电影的就找来看,让他们自己感受书和影视作品的不同。大人给他们读书,这是有些孩子从未经历过的事,因此读书热情逐步高涨,就连不怎么喜欢读书的孩子也变得兴趣十足。假期作业,我比其他语文老师布置的少许多,但有一项对于他们来说很特别的作业——读三本书,而且规定了检查方式: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一起聊读过的书。

虽然有兴趣了,但孩子们手头的书很有限,怎么办?那就想法打造孩子们的阅读环境。我把自己的书贡献出来;

    虽然有兴趣了,但孩子们手头的书很有限,怎么办?那就想法打造孩子们的阅读环境。我把自己的书贡献出来;开家长会时给家长讲明白多读书的好处,推荐适合孩子们看的书,印成书单,动员家长们去买书或到曲阜市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借阅图书;从家里带书到学校,组成流动的图书馆。

上阅读课孩子们基本上能找到自己愿意看的书了,但图书的管理是个问题,虽选出了图书管理员,但班内没有放置图书的地方。我用纸箱自制了临时几个书架,放在班内,刚开始还行,可纸箱经不住几次搬动,就有些不成样子了,我们便又想法,用废弃的抽屉当书架。另一个班干脆把书放在一个没人用的书桌内,这样虽是不怕坏了,书却不见天日了,转入地下状态,与我想让学生随时看到书的想法大相径庭。

正在愁眉不展时,学校统一在班内装上了简易书架,终于可以让书们重见天日了!看到原来认为不少的图书,放到书架上却少得可怜,孩子们又坐不住了,开始筹划新的购书计划。

我建议他们:自己的书看完后,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换借阅,再和全班同学交换。全班交换完,再在班级之间交换。书本飘起来了,让校园溢满了书香!

不仅孩子们爱上了阅读,我的一部分同事在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一股亲子阅读的热潮。我在新浪博客上坚持写作的读书心得不时被推荐,有的已被杂志社采纳发表。我和孩子们都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努力着!

今年9月10日,由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现代语文》编辑部主编、民建曲阜总支副主任桑哲筹资15万元建成的“民建同心·思源图书室”在我们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共购置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5000余册。感谢桑哲教授为我们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饕餮大餐,让孩子们畅游书海,助飞我和孩子们的读书梦想!希望书香飘出校园,浸润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