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文应该算是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的续篇吧。因为这是在那件事情发生没几天后的同一个主人公身上发生的。
邻居家的孩子在和甜甜玩耍时,突然冒出一句:“那天,我爸爸在你家偷了个猕猴桃。”我开始没有听清楚,于是又确认了一下,孩子清清楚楚地重复了一遍这句话,还比划着说:“我爸爸在玩你家电脑的时候,就这样,用手拿了一个猕猴桃放在了兜里,我们走到外面吃的。”我不禁愕然:怎么会有这种事情?!!!我买来水果,顺手放在了电脑桌旁,那天他们爷俩来玩,正巧我在做饭,因为比较熟悉,也没有招待他们。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看来是我的过错了。因为我的疏忽,让孩子看到了爸爸的“偷盗”行为,真是万分自责!
本来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吃谁家的饭和其他的东西都是常有的事,我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爸爸竟然采取这种手段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他能告诉我一声再拿,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或许是顾全自己的面子不好意思张口,但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和他的面子却让他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偷”的印象,这是多么得不值得。看着孩子笑嘻嘻说话的表情,我感到万分心痛:孩子会认为爸爸做的事是正确的,是为他好;进而会以为拿别人的东西就算不告知别人也是理所应当的。我想到了上半年发生的一件事:邻居家的孩子看中了女儿的一张小贴画,但女儿还没玩够,不愿意给他,在我和女儿做别的事情的瞬间再回头找贴画竟不见了踪影,女儿急得大哭,问邻居家的孩子却怎么也不承认,可房间里再没有第四人了。在我耐心地说服下,他终于从自己的衣服兜内拿出了那张贴画。现在想想父亲的所为也就消除了当时对这件事的惊奇了。我们有古训呀:“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如果这个没有耳闻,那老百姓口头经常说的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应当听说过吧,作为一个父亲怎能连这样的常识都不懂呢?悲哀!!!
父母呀,你的一言一行关乎孩子的一生呀!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