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亲子共读 |
题记:读《哭泣的树》,我不禁潸然泪下。
第四期的东方娃娃绘本刚到,还没来得及先看看什么内容,甜甜就缠着让读。于是一起欣赏。
《哭泣的树》,看到这个题目有些好奇,更多的是疑问。封面上缀着寥寥可数的几片树叶的、干枯的树枝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灰色的网,一丝愁绪从心底蔓延开来。那寥寥可数红色的树叶让愁绪中又闪现出点滴的明快。
翻过封面,看到的是一整幅用灰色的竖条纹组成的画面,没太在意就翻过去了。小书名页上的右面是一颗拖着尾巴的炸弹,意识到这是与战争有关的故事。再看左面有小字说明:《哭泣的树》正文斜体部分均为安妮所写的日记,节选自法文版《安妮日记》。果然与战争相关,而且是那段最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我意识到给甜甜读这本书过早了些。不过,看到她迫切的神情,我还是试着读下去了。
这是一棵生长在阿姆斯特丹国王运河路263号花园里的,有着一百五十年树龄的,正在因病慢慢死去的栗子树的述说:
“我给了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一个像生活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的小姑娘,一点点希望,一点点美。
……
六十多年前,世界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浩劫。像小姑娘一样的犹太人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从1940年开始,他们被禁止:
拥有自行车
乘坐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
在下午三点以前、五点以后上街买东西
去游泳池
打网球和曲棍球
划船
去电影院和剧院
晚上八点以后在自家的花园里休息
去非犹太人的学校
去非犹太人的理发店
衣服上不戴黄色大卫星就出门”
这些最基本的权利能妨碍谁?!竟如此大张旗鼓地被禁止!
多么可笑!多么荒谬!
还有更荒谬的!
——“禁止这样……禁止那样……禁止……禁止……还要禁止……
直到有一天:禁止活下去。”
他们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想要禁止的实质上是别人生存的权利!黑色的天空背景,彪悍的头戴钢盔,手握大棒的纳粹军队预示着黑暗的到来。手中挥舞的大棒即将落下,虽未出现大棒打击下的人物,但看到手舞大棒者左臂下的那颗大卫星我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小姑娘和她的家人还有朋友,就在这一天开始了他们的藏匿生活,躲进国王运河路263号的一间小阁楼里。”翻过页来是灰黄色的背景上一个以黄色的大卫星为上下底的巨大笼子,笼中的的人物那么的渺小、无助。笼子的投影拉成长长的灰色条纹,我蓦然醒悟,原来那一整幅用灰色的竖条纹组成的画面预示的是牢笼呀,再看封底第二页,同样的灰色竖条纹组成的画面,我把书合成筒状——一个巨大的笼子矗立在眼前,囚住了安妮的自由,亦让伤感和沉痛袭击着我们的心灵。
“1942年7月6日,星期一。
这一天,他们来到国王运河路的房子里。
在瓢泼的大雨中,
他们步行穿过这座城市,
……
雨中的这段路,是小姑娘最后一次自由行走。”
带着黄色大卫星的父女俩的身影倒立在雨中,甜甜问:“为什么画是倒着的?”她把书倒了过来,试图看清。为什么画是倒着的?因为这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面对三岁的女儿我又如何向她解释?
大幅的黑色背景压抑着我们的心灵,感觉有些透不过气来,但没有被黑暗完全淹没的安妮在写着自己的日记,让我们感受到些许的安慰。
窗棂占满整幅画面,依如牢笼一般,但即便是从牢笼里看到的景色依然是美丽的:
“我们一起看天,那么美的蓝色。
栗子树光秃秃的枝丫上挂着闪闪发光的露珠。
海鸥和别的鸟儿,
在太阳底下简直是银色的,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动地说不出话来。”
“她从没怀疑过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花儿重新绽放。
就连死一般寂静的寒冬过后,不是也会春暖花开吗?”
只要有希望,就有生存下去的勇气,所以安妮坚信:
“一旦暴行结束,
和平与安宁又会重返人间。”
黑暗的天空和残桓断壁阻止不了孩子玩耍、奔跑的欢快脚步。
但是安妮等来的却是德国警察的围捕,全副武装的警察,黑压压地、恶狠狠地冲向阁楼门口。看到这一切,沉痛再次注满胸怀。
——“我是一棵树,我只能保持沉默。
站在这从此再无人影的阁楼小窗前,
我只是无语。”
此时无语泪满襟。
集中营的铁丝网上一片栗子树叶随风飘落,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
栗子树也将离我们远去,
“人们会移植一个枝丫,种在我留下的空地上。
一个枝丫,就像另一个我,
一个一模一样的双胞胎。
……
但是,在这栋房子的花园里,只有关于安妮的记忆,
能让这枝丫真正取代我——生根发芽。”
栗子树是怕我们忘记吗?
不会的!永远不会!
我们会记住的,会记住人类发展史上的所有浩劫,记住这些浩劫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沉痛的教训!唯有谨记历史的教训,我们前进的道路才不会偏离!
后记:给甜甜读这本书时,有些地方我一直不敢用过于悲伤的语调,一则她太敏感,二则这样的悲剧是她小小的心灵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我的语调尽量舒缓了一些。即便这样亦能看出她随着情节的悲喜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表情。等她再大一些吧,我会引领她读一读《安妮的日记》,了解一些关于二战的知识,再来读《哭泣的树》,相信她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