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人骚客对名妓情有独钟?
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是没有地位的。她们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不少的优秀才女被扼杀在门外。单举一例,李清照文学才华横溢,文词绝妙,大气磅礴。一首五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知拜倒了多少文人墨客。但她也不能做官,法律不允许她参加科举考试。只有一条出路,嫁人。傍着父亲李格非,丈夫赵明诚的后台,她的词才得以流传下来,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她是妓女那还不挤破庙门。当然李清照不可能做妓女,她父亲为官,官拜太学博士名气大得很,也不可能让女儿沦为妓女。当然也有破败了的官宦家庭的女儿,生活无着落沦为妓女,那也是出于一种无奈。
没有后台的才女命运就不一样了。所谓才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素质比较高。她们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一不晓,自然不愿嫁给下等人,嫁了还不是白嫁,没法沟通,那生活够窝囊的。看官要问,她们的才学有是怎么来的呢?大多数是穷人家的女儿,如果长的标致,大凡都会给她找一条出路,免得在家里饿死。一个是卖给有钱的人家做丫头,另一个是卖给青楼,给了一条活路,总比饿死强。前者能学到一点文化,能应付一些场面,像红楼梦贾府里的丫头,哪个不能吟上几句诗呢?后者则大不相同,青楼出重资培养人才,琴棋书画有专业老师指导,只望能培养出一个名妓,那白花的银子就滚滚而来,除了本钱外,鸨母还能赚个盆满钵满的。传说齐相管仲是设妓院的创始人,后来这种文化被传到韩国、日本乃至西欧东欧。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妓院才被消灭。目前世界上仍有少数国家开设妓院,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办妓院的是与非,我们不去讨论,下面切入正题.
名妓的定义为:熟读诗书、通晓音律、能歌善舞、集琴棋书画于一身的高级妓女。名妓分为三种,一曰歌妓、二曰诗妓、三曰乐妓、但她们也要历经十年寒窗,痛苦磨练,练就一身绝技,才能获得上达皇室贵胄、下到文人骚客们的青睐。
白居易就养过家妓。唐人孟《本事诗》记载:“白居易有姬人樊素和小蛮,樊素善歌,小嘴长得艳若樱桃;小蛮善舞,细腰则纤纤似柳。”樊素和小蛮就是白居易的家妓。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白居易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些精神上的东西,来添补生活上的乐趣。当然也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还可以随时用来招待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名诗人大体都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模式。
谈到名妓,不得不说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乐妓薛涛。
薛涛出身于官宦家庭,花容月貌,8岁能诗,洞晓音律,但因幼年丧父,迫于生计,15岁入乐籍为乐妓,后常出于幕府,为剑南节度使韦皋做文字整理工作,故后人称薛涛为“女校书”。薛涛40岁遇到了元稹,比元稹大9岁。元稹乃情场高手,两人相见后便坠入爱河。元稹和薛涛的姐弟恋,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都知道薛涛是元稹的外室(即情人)。后来元稹有了新人刘采春,就把薛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元稹的好友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都和薛涛和过诗。他们目的是利用名妓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知名度,乃是最佳一条捷径。白居易通过元稹认识薛涛,慕其才貌,为薛涛也写过一首诗:“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诗人表达了对薛涛仰慕之意,他们都有这种名妓情结。也是当是社会的一种风流时尚,文人骚客都想在这方面流下一段佳话。
和薛涛同一个级别的名妓,那便是南齐钱塘(今杭州)诗妓苏小小。
苏小小她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诗为证。“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其结果还是被负心汉,当朝宰相阮道之子,阮郁所抛弃了。但她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她的心,冰清玉洁。后来她遇到了一个酷似阮郁的一介穷书生鲍仁,慷慨出资捐助鲍仁赴京都应试,后传出一段佳话。白居易曾有诗赞曰“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历代文人墨客都投诗凭吊这位多情多义的苏小小 。其目的是傍苏小小的名气提高自己的身价罢了。 北宋宴殊的一首无题的诗句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便运用了苏小小,《同心诗》这个典故。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诗人杜牧一首七绝《遣怀》诗中的后两句,虽然诗人表达的是忏悔自责的一种心理,但他花了很长的时间获得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有人褒贬,我说值得。曹操说的好,“人生几何,对酒当歌”在人生失意时,能获得这种享受,难道不是生活的一种调节吗?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啊!在她们身上能找到了人世间的美,找到了一个男人的自信。“臭男人”都是这个德性,不是以事业为重,就是以爱情为重,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有时间隧道的话,我也会去扬州走一遭。时下中国发廊小姐、酒吧小姐(地下暗娼)和古代的名妓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是一个级别的。你就是贴钱请我,我也不会去,丢不起那份子。
说到名妓,还需提一下秦淮八绝。因篇幅有限,笔者不能对秦淮八绝一一评点,单说歌妓卞玉京。
当时在秦淮一带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在诗中卞玉京就拔得头筹,盖过陈圆圆。卞玉京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因父早亡,沦落为歌妓,卞玉京诗琴书画颇为工精。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她一生的重笔,就是她和吴梅村的半生缘。
吴梅村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南京的胜楚楼上大宴宾客。当时吴梅村并不很出名。此举动机:其一,借此广交名流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其二,有意结识歌妓卞玉京,提高自己的名气。真可谓工于心计。后来他的名声才得以在清初诗坛上名噪一时。可怜卞玉京做了吴梅村的广告牌。枉费了卞玉京对吴的一番真情。有事实为证:崇祯帝在金陵选妃时,国舅田畹看中了卞玉京,吴在赫赫权势面前胆怯了,只在卞玉京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离她而去。后来吴做了清朝的大官,写了《琴河感旧》四首诗,表示对她的思念,只不过是作秀而已。卞玉京看后思念旧情,想续前缘,同吴在太仓相见。吴梅村只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没有带她回家,连妾的身份也不给。可见吴梅村是个无情无义的小人。此时卞玉京已万念俱灰,十余年后病逝于无锡惠山。卞玉京你安息吧,我南浦一桥为你平反昭雪了!!!
纵观文人墨客对名妓情有独钟的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写最后一句话,值得赞誉的是,中国古代名妓对传播诗词文化,起到了媒体的作用,其功不可抹!
2009.8.3
一桥写于西山万寿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