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若水”和“弱水”

(2010-01-30 22:05: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心得

 

关于“若水”和“弱水”的含义

      http://s6/middle/05328c5ft7eab9fa3fae5&690

   “若水”一词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像水一样。追根求源,“若水”一词最早应当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世上最高尚的是水呀!你看水善于有益于万物而不去争炫夺耀,并且常处在人们厌恶的低湿洼地,几乎和道一样!可见水之美德。从另一些角度讲,水可是形成美好景色或美好事物的重要角色了,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柔情似水”、“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等等诗句和词语都是对水的绝佳描写或上好比喻。

    总之水的美德和特性,让人常用到“若水”这个美词了。

    而“弱水”是什么意思呢?

    弱水的本意是指:古人认为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山海经》载的“之昆仑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故《山海经》《十洲记》等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

    追根求源,“弱水”一词早期出自《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在古籍中,“弱水”一词亦见于《史记·大宛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传》与毕沅注《山海经》等书中。

      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也写道“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

       关于“弱水”最有名的恐怕要属那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了。这里“三千”的概念是一个佛家用语,佛家常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是指“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按现代物理学观念,实际就是指整个星系,也可以说整个世界。
     而“一瓢饮”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弱水三千的第一次提法。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中写到: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套话,意思是说天底下那么多的红粉佳人,我只追求其中的一个。
    为此还有一段动人的佛家故事: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关于“若水”和“弱水”的含义就讲到这里吧,其中的道理需要慢慢回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在何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