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艺演示步骤介绍(十)--韩信点兵

(2009-12-17 09:00: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茶中乾坤

韩信点兵

                  茶艺演示步骤介绍(十)--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成为茶艺表演的一个步骤,主要展现于工夫茶(或功夫茶,下同)艺中,尤其是潮州工夫茶惯用,是工夫茶表演过程中斟分茶汤的最后步骤。经“关公迅城”之后,“韩信点兵”对茶汤斟分的均不均、匀不匀,所起作用已经很小,但从表演的艺术层面来看,上下几次点滴的柔美姿态,却特别地引人注目。借此.笔者就工夫茶艺中的“韩信点兵”步骤及表演艺术谈谈有关设想和看法。
     一、韩信点兵的含意及源出
    “韩信点兵”是工夫茶艺中紧接“关公巡城”之后的操作步骤,是以柔美的艺术姿态将壶(也可是盖碗.下同)中的最后数滴茶汤点滴入几个小茶杯里的操作艺术形式。在这里“点”是重点,重在用心。点为点滴精华,其用意是主人将茶汤精华献给客人。为什么说是茶汤的精华?俗有“酒头茶尾”之说,“酒头”是指蒸酒时最先流出来的酒最好。“茶尾”则指茶壶里最后斟出来的茶汤为最好。以茶敬人,把最好的茶泡给客人喝,是中华传统文化及美德,这里不仅要泡最好的茶,还要把泡出来的最精华的茶汤奉献给客人,可见主人对客人的用心。正是有了点的用意才有了点的操作表现,使点成为工夫茶艺表演中的一个出色步骤。为什么称为“韩信点兵”?探究“韩信点兵”一词,源于秦末汉初军事家韩信。“韩信点兵”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韩信数兵的方法,如有一日,韩信到前沿检阅正在受训的士兵。为点清士兵人数,韩信立即令队伍整队,排成每列五人的纵队,最后多余一人;接着又令改成六人一列的纵队,最后多余出五人;然后又变换队形,变成每列七人的纵队,最后多余四人;最后,下令排列成11人的纵队,最后多余10人。韩信立即算出全队士兵为2111人。这是著名的“孙子定理”,也是弛名中外的“中国余数定理”。二是指韩信的将兵才能,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问:“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10万人。”刘邦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刘邦受不住了,说:“既然是越多越好,你为什么始终在我的手下昵?”韩信赶忙巧妙地回答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却擅长指挥将领,这就是我始终在你手下的原因。况且您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哪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比拟的?”刘邦满意地笑了:“韩信点兵”用于工夫茶也有两种含意,一是从形式,韩信点兵不止一次,需耍几次才能求得最小公倍数,点滴最后的茶汤也有几次;二是从含意,韩信有“我带兵越多越好”之说,故有“韩信点兵——多多宜善”的歇后语,“多多宜善”将最后的几滴茶汤精华也添上,正表明了主人以工夫茶待客的用心,是工夫茶人的宗旨。就工夫茶的用意来说,后者“多多宜善”是“韩信点兵”的重要内容,但从茶艺表演的层面来看,其上下几次点滴的柔美姿态的确很有艺术意义。
      二、点的艺术意义
    “点”在表演形式上具有其独到的艺术意义,“点””可看作工夫茶艺表演艺术高潮的延续及提升,所谓艺术高潮的延续,是其操作过程中紧密地与“关公巡城”连接在一起,执拿茶壶的手姿并没有改变,只是斟分茶汤由原先的水流成线变为变为此时的断续为滴状态。一般认为,茶艺表演的高潮随着巡分茶汤“关公巡城”的完成而结束,但“韩信点兵”的表演设计可使巡营造的艺术高潮得以延续,所谓高潮提升,是指“韩信点兵”所创造的艺术高潮比“关公巡城”还要高,呈现出更高的艺术效果,不是吗?“关公巡城”只是平面的巡,观众从平面的角度看来,只呈现略有动感的艺术效果,其过程营造的艺术高潮很大程度上赖于茶汤的香飘缭绕所起的作用。“韩信点兵”则不一样,柔美的手姿把住茶壶上下飘动,明显的起伏感将艺术高潮推向顶点、艺术形式的高峰。可见,“韩信点兵”对提升茶艺表演的艺术氛围,乃至创造艺术高峰有较大意义。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如何把看起来较为简单的点滴数滴茶汤的技法塑造成为富具艺术感的表演姿态,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技法上要利用好最后这几滴茶汤调理各杯茶汤的浓度,即汤色,具体操作是对茶汤较淡(色泽较浅)的杯子多点一点,茶汤较浓(色泽较深)的杯子少点一点或不点。表面看来,几滴茶汤算不了什么,但实际上这最后的茶汤浓度较大,对调节各杯茶汤的浓度色度会有明显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
     三、点的表演内容及艺术要领
     1、点的表演内容  点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创造艺术美感的效果,其表演内容可包括三方面:其一是手姿的艺术造型,在“韩信点兵”表演过程,动作节奏不快不慢,手的姿态观众看得很清楚。手姿造型美不美,执拿茶壶的姿态是否高雅,对表演的艺术效果会有明显影响;其二是点滴茶汤的动感,即手姿上下飘动艺术表现,对女性茶艺师(表演者)来说,柔美的手腕,轻柔的飘动感是发挥表演艺术的重点内容:其三是点滴与调匀各杯茶汤相结合。在发挥好表演艺术的同时,注意结合各个茶杯中的茶汤色度给予调节,使“关公巡城”时各杯茶汤色度不匀的情况在此有所补偿。
     2.点的表演艺术及要领  “韩信点兵”的表演艺术可分为三步:A、提  紧接“关公巡城”的表演步骤及手姿,即拇指与中指执稳壶把,食指压住壶盖,手腕弯曲使壶嘴朝下倾斜90度(与水平线),至斟出茶汤为点状时,两肩保持基本不动,以手臂的下肢用力提起手掌及茶壶,手腕要柔和,要有飘起来的动感;B、点  即是往茶杯里点茶滴汤,手腕继续保持弯曲向下,壶嘴向着茶杯,同样以手臂的下肢用力轻柔地往下点滴茶汤,这时手腕要有飘下的柔美感;C、放  即把茶壶轻轻地放回茶盘上的壶垫上,紧接着左手(或者右手)执住茶壶的手腕弯曲最后向下点滴完的提起姿态,以手腕的挺起挺直使茶壶水平设置,把茶壶轻轻地放回茶盘上的壶垫上,随即放手并轻柔地将手回复到身前的茶桌上。“韩信点兵”的表演艺术要领:首先要保持好手的艺术姿态,不要“关公巡城”刚完就有放松感,以致手姿变样;其二要注意手腕的柔美和上下飘动的轻柔感,不要用力过重,对女茶艺师来说生硬的手腕是很难营造柔美的艺术效果的;其三是要注意上下飘动的幅度,提起不宜过高,一般为20-30公分的范围,过高会产生故意造作的感觉,过低又有些小气。往下点滴也要注意,不宜过低,壶嘴不要点到茶杯里,要有3-5公分的距离。否则壶嘴点到杯子的茶汤上会显得不高雅;其四要保持体态尤其是双肩的平稳,不宜点一下身子晃一下,肩膀摇一下。
    四、韩信点兵的文化内涵
    在岭南工夫茶艺的表演解说词里,笔者用“韩信点兵点精华,尽善尽美茶文化”作为“韩信点兵”的主题词。从字面上看。上篇“关公巡城”和这篇“韩信点兵”都有些武的属性,所以有些人不赞成引用。然从潮州工夫茶的用意用心,引用“韩信点兵”,其用意不仅感受于点的艺术形式,更主要的是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一点一滴敬献精华的尽善尽美心意的表白。因而,对“韩信点兵”的文化内涵,笔者用“尽善尽美”作概括。所谓“尽善”,是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善意,不仅泡上最好的茶,还特意将茶汤的点滴精华也毫不保留地献上,既表示了多多益善,也表明了多多善意,所谓“尽美”,首先是心灵美,多多益善体现了主人的用心,其二是用意美,最后的几次点滴,用心地调理好各杯茶汤的浓度,表示了主人的为人平等、不分贵贱;其三是技艺美,虽然是几滴茶汤,通过表演艺术塑造,在一点一滴的过程中创造了一浪高一浪的艺术高潮,为客人做到了最美。
    “韩信点兵”是工夫茶艺表演过程承”关公巡城”艺术高潮的同时再创的高潮,是展现茶艺柔美姿态的重要步骤。如何理解其内容及文化内涵,又如可从艺术的层次塑造好点滴数滴茶汤的表演动作,并以娴熟优雅的姿态将“韩信点兵”表演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值得重视,对多数茶艺师来说仍有待努力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