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宝麟篆刻

(2012-05-09 22:03:48)
标签:

娱乐

分类: 【冯宝麟迷】

【释文】醉听广陵曲梦归大散关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84515cgg.jpg

【释文】钟鼎爵尊藏上古之魂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811133pk.jpg

【释文】游戏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7361FOL3.jpg

【释文】饮吸山川于胸怀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7041WLxW.jpg

【释文】一帘幽梦 十万狂花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6271vTH6.jpg

【释文】夜阑风静欲归时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5411uyf9.jpg

【释文】微雨燕双飞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4581U6Xx.jpg

【释文】王美琳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42915w58.jpg

【释文】颂扬眉寿无疆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3521LH5U.jpg

【释文】琴声书韵堪入梦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3171peTx.jpg

【释文】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323718aO8.jpg

【释文】墨戏羡作群凤游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28451B9sw.jpg

【释文】风雅颂

http://www.zgzkw.com/attachments/2010/10/2_201010211423351Ctv7.jpg

这里发表的都是  中国篆刻网  “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的作品,并在作品之后配发了网友们的评论。              

 http://s10/middle/9a926a3bgb7a1b0dbe899&690

http://s4/middle/9a926a3bgb7a1b0eee793&690

http://s5/middle/9a926a3bgb7a1b129d684&690

http://s11/middle/9a926a3bgb7a1b139218a&690

http://s10/middle/9a926a3bgb7a1b14ae759&690

http://s15/middle/9a926a3bgb7a1b15acfee&690

http://s5/middle/9a926a3bgb7a1b155dce4&690

http://s14/middle/9a926a3bgb7a1b15f5c0d&690

http://s10/middle/9a926a3bgb7a1b1672ef9&690

http://s3/middle/9a926a3bgb7a1b160be42&690

http://s7/middle/9a926a3bgb7a1b50a62d6&690

http://s1/middle/9a926a3bgb7a1b51b0010&690

http://s7/middle/9a926a3bgb7a1b528e656&690

http://s3/middle/9a926a3bgb7a1b5378b92&690

http://s5/middle/9a926a3bg78c35eecbd14&690

http://s6/middle/9a926a3bgb7a1b5dd32f5&690

http://s10/middle/9a926a3bgb7a1b76e84a9&690

http://s16/middle/9a926a3bgb7a1b77ec81f&690

http://s4/middle/9a926a3bgb7a1b78abf43&690

http://s14/middle/9a926a3bgb7a1b79d4b0d&690

http://s1/middle/9a926a3bgb7a1b7a20520&690

http://s6/middle/9a926a3bgb7a1b7ab28a5&690

http://s13/middle/9a926a3bgb7a1b7b89abc&690

http://s6/middle/9a926a3bgb7a1b7ca6595&690

http://s3/middle/9a926a3bgb7a1b7d8ecb2&690

http://s2/middle/9a926a3bg78c35f306461&690

http://s5/middle/9a926a3bg78c35f315d94&690

http://s4/middle/9a926a3bgb7a1b7f590b3&690

http://s5/middle/9a926a3btb7d3076c5cc4&690

http://s1/middle/9a926a3bg78c35f338640&690

http://s11/middle/9a926a3bgb7a1b804dd6a&690

http://s9/middle/9a926a3bgb7a1b81423c8&690

http://s8/middle/9a926a3bgb7a1b8148107&690

http://s10/middle/9a926a3bgb7a1b815efe9&690

http://s15/middle/9a926a3bg78c35f368f6e&690

http://s14/middle/9a926a3bg78c35f915d1d&690

http://s1/middle/9a926a3bgb7a1bbc85fe0&690

http://s6/middle/9a926a3bgb7a1bbd80b85&690

http://s12/middle/9a926a3bgb7a1bbd4f54b&690

http://s5/middle/9a926a3bg78c35f95dd64&690

http://s7/middle/9a926a3bg78c35fa0e546&690

 

冯宝麟评论集锦(精典印风展评论)

 

(杨永卫)冯宝麟先生的篆刻,还是最喜其圆朱文。去年网上得赠一册《篆刻九家——冯宝麟卷》,置于床头随时摩挲欣赏,慢慢竟也生出刻圆朱文的冲动,皆由冯先生印谱而来。冯先生圆朱文印多工艺性,然又不纯工艺性,这种工艺是殚精竭虑后的升华,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岂工艺品可涵之,华美与精致,是冯先生的追求,以纯粹简约的线条表现一种至高境界,易耶?非也!
高不可攀,然心向往之!

 

(谢吉昌)冯宝麟老师的篆刻作品以空灵的结体、唯美的曲线、曼妙的构成、优雅的意境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令人久久玩味。冯宝麟老师把圆朱之线刻划得生动而不失娴雅、浪漫而更添韵致。其变化之丰富,表现之细腻,已不让前贤。卧游五岳一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字取金文,极富回转之意趣,章法安排妥帖,篆字优美,线条节奏微妙变化,令人叹服。此印整体精劲奇丽,典雅超逸,既不同于宋元印,又不是王、陈风貌,充满新意。观鱼梦蝶如庄叟,放鹤寻鸥类陆翁一印是冯老师多字印代表,是印圆润流走而不失笔意,刀法使转自如,工致精妙爽利,线条流畅雅静,让人回味无穷。此印似曾相识,又新意全出,由此可见,冯宝麟老师对于篆刻的继承与创新是非常有心得的。继承传统是学习任何艺术必不可少的阶段,但一味泥古,不知创变,则又是艺术创作的大忌。如何借鉴传统,为我所用,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每一位学艺者成功的关键所在。冯宝麟就是一位既善于借鉴传统,又敢于大胆创新的篆刻家。

赞曰:

玉篆雍容显奇姿,布白分朱墨示痴。

多文少字规范巧,宝麟圆朱天下知。

(魏春雷)知道冯宝麟,是从他的一系列文章开始,一晃好多年了。那时候没见过他的篆刻作品,自然当他是个理论家啦。
前些年在各种活动和媒体上,意外地见到他的书法,面貌近乎伊秉绶,而更以精巧见胜,隐约有几分印味儿,近作用笔愈加沉实,点画精致中寓酣畅,已见当行本色。这里展示的他的一批篆刻,与印象中的相差无几,通览一过,则因形式、手法的丰富而使原来的印象更立体、更真切了。多年来所谓的大写意印风风靡一时,其间固然不少精品,而给人大大咧咧、张牙舞爪印象的不在少数。如果说其中优秀作品味道如可乐的话,那平实精整一路印风则如香茗,我喜欢喝可乐,但更喜欢品茶。
冯宝麟篆刻,我更喜欢他的朱文。精致的朱文印近年渐成风尚,而其精致的度,则往往使作品在艺术与工艺之间摇曳,比如平行笔画、平直笔画、同弧度笔画的大量出现,很容易让人生厌。冯宝麟于此当有会心,除字法、章法惨淡经营,于点画首尾乃至中段都作了力所能及的变化,使得作品于整饬精工中透出一段生气,甚至幽默,蔼然可亲。陈巨来、王福厂等前辈给我们留下大量美轮美奂的朱文妙品,历久弥香,冯宝麟朱文印则让人很自然地想到陈巨来。刀法上,他并不刻意表现、张扬什么,只是在不露声色间完成动作,得心应手地把理想中的感觉刻画出来,这,绝对是高难度的。通常说大朴不雕,而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也是一种不雕——我以为,冯宝麟朱文印当是后一种不雕。
印宗秦汉,当在气象和精神,绝非形貌的因袭。同样学汉印,吴昌硕外写而内工,黄士陵内写而外工,殊途同归,大家者流。冯宝麟白文印点画或丰实近满白,或细劲近玉印,用刀或光洁,或爽辣,虽风味有别,而分朱布白,恰到好处,决不委曲求全,一味填充,汉印精义,庶几得之。
朱文印的焊接点与白文并笔处理,使得作品平添几分滋润的光彩,耐人寻味;边款与印面风味如一,驱刀如笔,指挥如意,颇可圈点。凡此种种,使冯宝麟篆刻以别样的风华在当代印坛独树一帜。
理论指导实践,在冯宝麟这,就成了自己指导自己,计日程功,何须久等!

 

(陈泽民) 冯宝麟篆刻作品美在刀法娴熟精巧、冲切并用,劲健爽利,细腻圆润,质文并重,精雅绝伦,古意盎然

 

(晋斋—孙振清)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之冯宝麟

解读一个人的篆刻,就是解读一个人的心灵写照。冯先生之朱文印工稳细腻,别有神貌,其匠心独峙,为世人所钦。
其朱印纤纤乎显其刚,白文苍茫质朴,更喜其朱文印的雍容郁勃之意境。
   
铁线朱文砺胸怀
   
淳淳印风满书斋
   
宝刀雕龙麒麟象
   
石屑迸花逸芳菲

 

(止渊—苏州王明)对于冯宝麟先生的印,我一直想说点什么,心中有万语千言,但真要落笔了,却无从说起,无从评起。有时候我觉得有一些美好的事物是不需要文字来表达的,就象我们面对着张家界的山、九寨沟的水,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美呀!,那个时候,我们的脑海中闪现的不是美丽的句子,而是静静地呆在这如画的风景中,呼吸着自然的气息,享受着自然的美。透过他刀下的文字,我象走进了苏州的园林,很熟悉的味道,曲廊、长堤、亭台、花窗,那些微风过处香满架的蔷薇,那悠闲自在放牧心情的游人,那苏州寻常人家精致雅逸的生活。以前冯先生寄赠过一册他的篆刻集给我,我时时把玩欣赏并学习。

 

 

(半闲草堂—袁长伟)冯宝麟很注意印面中的点、线、曲、圈、折的精心锻造,他往往将线条作中间圆厚两头尖稳之态,充满了张力,这在独立的横、竖直线上体现最甚。独立的曲线,则被处理成轻、重,轻之形势,线条富有韵律。在这两种主要的线型中,冯宝麟自觉地把握着线条轻重的程度,将线之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将线之节律呈于刀起刀落之间,由此,构成了冯宝麟线条有别于古人,有异于今人的审美情趣:简约而不简单,浅雅而不浅白。惟妙惟肖,让人回味无穷。
        
在印面结构的处理中,冯宝麟将每一个字的位置都纳入整体印面视野,凭借他的文字功底,以他对文字学的造诣、识篆与写篆的功夫,做增增减减、曲曲直直、虚虚实实的处理,完美,自然,潇洒,随意,在保持点画完整、文字独立、整体均衡的基础上妥贴经营,合理划分着文字在整个印面中所占的空间。很耐人品读。

 

(逸趣阁主)元朱文亦开合自如,字势华滋,做印极精。从平面向立体发展,古典庄严中透露远古的呼唤和神秘。

(一生一世 精妙绝伦、典雅极致。

 

(冯春宝) 冯宝麟是当代篆刻艺术的实力派明星,这又不光是因为先生在篆刻创作之中有上佳表现,还基于先生对篆刻艺术的深刻领悟与篆刻艺术理论的独到见解。宝麟对当代篆刻艺术既有感性的创作解读,又有理性的详细论述,可谓,创作与理论齐头并进,能说会作,文武双全。宝麟以工稳一路的印风见长,尤其是其中的圆朱文印,印风经典妍美、清雅劲丽、婉转悠扬。其篆刻既有传统印一路的底蕴,富有浓郁的金石韵、文人气,又有写意一路的印风的灵动浪漫、古雅时尚。可谓,不拘陈法而古意犹存,不追时尚而新韵迭出,不标新立异而风规自远。品之,精雕细刻之中蕴含遒劲、凝炼、流畅;用刀有弹性、有韧性、有灵性。师古不泥,食古能化,自成一格。线条曲直相生,疏密有致,穿插有序,呼应自然,字态生动,婀娜多姿,却无矫揉造作之嫌。还独具匠心地化雄强为清丽,化古典为时尚,化粗犷为精微。非技法娴熟者不能为也,非功力扎实者不敢为也。这一切使得先生的篆刻凝重而不显呆板,优雅而不显媚软,精微而不显柔弱。有一种自然之趣、素朴之韵、和谐之美。

 


(郭春峰)冯宝麟以心奉石,坚守精神家园。

 

 成东洋)冯宝麟治印,精工出细活。刀法细腻规整,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古趣盎然。

 

 
(延吉市第三高级中学,美术教研室  刘斌)热烈祝贺当代精·典印风邀请展圆满成功!通过这个展览我看到很多成绩斐然的艺术专家的经典大作,受益非浅。在这个名家汇集的展览中我最关注李刚田冯宝麟两先生,他俩都可谓是现代书坛篆刻的领军人物,个性十足,成就巨大,反差也十分巨大。
李刚田冯宝麟先生是我所关注并喜欢的书家之一,欣赏过他们的篆刻艺术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李刚田冯宝麟先生的儒雅,以及浓厚的书卷气息,以及不同形式的艺术追求。李刚田冯宝麟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细细赏来,却如古书一卷,扑面书香,艺韵绵长.又如长者论道,睿智悠扬,既得眼福,又陶心性,足见李刚田冯宝麟先生书刻艺术的陶冶可谓;润物于无声,另人感觉于天籁清音,享受无比.
李刚田先生的篆刻得益于黄土陵,邓石如与赵之谦等诸家的影响颇深,他的篆刻无不苍浑挺拔与气韵畅达,看罢都尽情显奇丽多变的艺术气息,在印面的结体和厚重劲健的线条上都经过极具匠心的章法处理,再辅之以气势磅礴的刀意,使其印面富于变化,在起伏开合间获得了极为逮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冯宝麟先生的艺术可谓是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刻字,我觉得他如古人,没有今人的浮躁与张扬,更没有所谓现代艺术家的狷介,他的厚重是得益于传统的深厚探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应该说是打得进去,冲的出来.他的篆刻创作使我们更能理解一些印人(尤其是当代印人)对小篆(玉箸篆)以外丰富的文字资源如甲骨、金文、陶文、民间文字甚至隶书等进行圆朱化改造以丰富圆朱文的创作,使圆朱文印的品类更加丰富,使圆朱文印的风格更趋多样化看他的用刀无不刚柔并济、奇逸而雄健.他把线条美、章法美、韵律美、笔墨美、力量美融汇整合,他把传统的圆朱文印重新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标准,以线条的流畅、神韵的清爽、意趣的典雅构筑起一种婉约的美,因此他的篆刻内涵深刻,意韵无尽.通篇姿态万千却和谐而统一,字型秀丽但典雅而清逸.他给我们塑造了篆刻艺术追求唯美,强调诗意,赋予唯美以浪漫气息的典范。
   
而李刚田先生的篆刻艺术感受最深的是他艺术功力的精湛与严谨,显示的是一种雄深浑朴的阳刚之气。在他的刀下,汉满白文印的敦厚朴实,他的篆刻能大胆取法,又不为时代所限,他能自然的把中国书法的堂堂庙堂大气注入笔端刀下,使他的篆刻气息既有颜真卿的慷烈刚猛,又具吴昌硕的苍茫厚重,他能将二者互相融汇结合,并参以己意,收到了淳厚古雅而又通俗耐品的艺术效果。他的篆刻艺术与古人有血脉关联,却又有别于任何时代特征,更具有的是现代新时期的高昂与劲健.精丽中多的是雅致却并不妩媚纤纤,严谨中透着庄重却又生动传情.
       
李刚田冯宝麟先生是一个把现代篆刻推向精妍之致的大家,更是一个把传统复制却又重新复活的探索者.
李刚田冯宝麟先生是现代书法传承的火炬手,欣赏到他的具有庙堂大气的书作,我们如何不为华夏文明的传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当然,冯宝麟先生的篆刻精丽到了极致的时候往往也缺少一点激情,一点笨拙,更少了一点点随意,他的篆刻就如同他的做人,总是规矩得庄严神圣,好象少了那一点点亲和,看了他总觉得他是专家、学者、因此少了些邻家阿叔的平易。
   
提一点小建议;冯宝麟先生如能在大作中传达庄重,在小品中显见性情,岂不更妙?真心希望他的作品中多一点点俏皮,也带一点点失误,饮一杯酒后再写点率真岂不更是一位完人.

    艺术应该是没有完美的艺术,如果把艺术制作成了极致,到了无峰可攀的时候也就只剩下寂寞了不是?更何况艺无止境,只有给自己留下一定的空间,才更有自己闪转腾挪的位置。

    衷心的希望李刚田冯宝麟先生的书法艺术有更大的飞跃,希望他对书法艺术的探索能更深更广,为中国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西省吉安市教研室 王建民

冯宝麟与鞠稚儒二位先生,乃是当今工稳印风篆刻的代表人物。
先生印儒雅优美,深得静气,安排巧妙而不露斧痕,非常耐人品味!
 

(巴利平)每次观赏冯先生的印作都是一次愉悦的享受,感觉如此完美。真绝!看到今日的书法作品也独有一股气。书人至清不易啊!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性。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老师其印无需质疑,读之有如清风扑面,清逸满怀。国内朱文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书清厚得趣,与众不同。是故,清的脱俗而又特立独赏是欣赏冯老师书印后的最终感受。

 

 

(金恩楠)冯宝麟先生自从崭露头角之时就已对其一直关注!看到他的印,看一眼就记住,当代工稳印发挥到这种地步,没有几人,不论印文还是边款都反映出作者的功力扎实,水平之高。印刻的静穆但气象万千,思想丰富,能读出作者的所想的很多东西,印我没意见。哈哈!! 书法平时见冯老师的不多,从本次发出的作品来看,冯老师以正书为主,同印一样,都是工稳方面。先生的作品,我以为篆书和隶书的水平最高,一位印刻的好的人书法肯定不一般,从冯老师处得到证实,铁线小篆功夫如印一样用笔扎实,圆浑流畅,隶书取法清人,掘古出新,师古不泥,跟人新的感觉,但是隶书感觉有些单调雷同,似乎可以加一些其他元素,或者更加苍茫浑厚一些,是否会更好?鄙人之见,才疏学浅,本人拙见。

 

(马可)关注冯先生已经很长时间了,先生近年来把精力专注于圆朱文的创作与研究,以理论为支撑,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并开始影响到一些印人的圆朱文创作,成为河北印人中的杰出代表。冯宝麟先生的圆朱文,从观念到形质,突破前贤旧式,以字变为切入,打破圆朱文多以小篆为入印文字的禁锢,又以线条结构的变异使原本多为静态的圆朱文线条舞动了起来,实现了古人对圆朱文造境要风神流动,如春花舞风、轻云出岫的构想。此外,冯宝麟先生的很多作品,注重装饰与构成,对圆朱文的章法变化亦有开拓意义。先生的隶书取法清人,掘古出新,师古不泥,使得文人气和金石气得以柔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与古为徒居 看了冯先生的作品
很激动
遍观当世印坛,致力于圆朱文印多多,然有成者少也。
特别是有幸见到一些先生的抽象印.
让人感觉大开眼界。
以传统的刀法,又借鉴西方视觉艺术,大胆地对中国篆刻艺术的表现力进行实验,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使得典雅的篆刻作品增加了先锋性与现代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