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牧马人三个字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一堆关于汽车的信息,可见这部影片与我们这个时代相距至远。《牧马人》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内容反映的也是更特殊年代的事情。尽管政治色彩浓厚,但我们从中却发现了我们那些早以遗忘的质朴而又纯真的爱情。
许灵均是一个右派,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右派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称。地、富、反、坏、右,这叫五类分子。我至今仍搞不懂什么是右派,只是听上一辈人说,一亩地可以打几百万斤红薯,如果你摆事实讲道理论科学,说这完全不可能,那么,你就是一个右派。呵呵,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果你有海外关系,你的亲戚或者家人身在外国,无疑你也是一个右派,许灵均就是这样的右派,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只身去了美国,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许灵均被打成右派,孤独的发配到偏远的西部养马场劳动改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许灵均的到来也许就是人生的一场悲喜剧。开始之初,他感到了人生的苦难与黑暗,甚至想到自杀,但人性总是有其温暖的一面,在其最痛苦和坚难的时候,郭谝子、董大爷等身边的普通人用善良和纯朴给许灵均带来了一些安慰。董大爷的门帘子、董大娘的一腕热面还有场长送来的那一件皮袄,无不散发出人性的光辉,这也给许灵均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许灵均等到了他的爱情。
李秀芝是一个从四川逃荒而来的姑娘,只是为了能有添饱肚子有一口饭吃,就不远万里来到西部要找一个人家,这不是爱情的力量,也不是什么高尚伟大的精神,其实无论什么时候,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两人结合也让某些相信缘分的同志考虑这算不算是缘分使然,难道一切都是天意?亲戚介绍的对象遭遇意外,李秀芝一时走投无路,还好,她碰上了好心的郭谝子。郭谝子开始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的时候,并没有想起许灵均,毕竟他是个老右么。在领着李秀芝找了好几家都碰壁后,才忽然想到许灵均,在老郭同志领着这个纯朴善良的姑娘来到许灵均面前时,许灵均一时竞有些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他也许还没意识到一场相濡以沫的爱情正悄悄来到他身边。自卑的老许道出了自己是一个“老右”,李秀芝对他说,我只听说你人好老实,我觉的你是一个好人。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简简单单一句话让许灵均顿时泪如雨下,在那个时代,对许灵均来说,这就是伟大的爱情宣言啊。李秀芝的到来让电影的节奏也欢快了很多,蓝天白云下奔跑的马群,火红的窗花,孩子们高兴的笑声,这一切都显的那么自然和谐、清新明亮。李秀芝与身俱来的那种中国女性的创造力和传统美德也令我们赞叹不已,打土坯垒院墙,养鸡养鸭养什么成什么,李秀芝就像一位魔术师,把许灵均的生活打扮的五彩缤纷,儿子清清的到来更让他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这时,如果有人问爱情是什么,其实答案就是影片中,伟大的生活就是爱情,而这种看似平凡而朴实的爱情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李秀芝很清楚的知道,不论许灵均身在何处,走到何方,总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而这根线,不就是令我们常常疑惑的伟大爱情么?
单从影片的技术角度上看,无疑丛姗的表演是成功的,她饰演的李秀芝清纯自然毫无造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老艺术家牛犇饰演郭谝子更是影片的亮点之一,为影片增色不少。影片也通过倒叙的方式,把繁华城市灯红酒绿和山野乡村的自然质朴做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现在这样传统的电影表现手法早以如过时黄瓜,失去了应有的味道。在各种“秀”的形式里,演员的表演也成了摆设,他(她)们追求的艺术效果只是为了出名。当代那些用金钱堆集起来的大片不是靠漂亮脸蛋卖萠来吸引眼球,就是用什么所谓的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哗众取宠,不知道这样的电影能够在观众的心中存在多久。作为普通的观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好”电影总是叫好不叫座,为什么我们总被忽悠着捧那些烂片子的臭脚。
这个时代不缺乏爱情,各种廉价的爱情故事也充斥着我们的眼睛,今日男欢女爱,明日要死要活,我们想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爱情的时候,不的不承认爱情这种男女之间的关系符号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年代,当那些古老的而朴素爱情如春风般扑面而来,我们的内心深处会不会有些异样的感觉呢?而这种感觉,它是如此的温馨而踏实,它让我们领会到了物质之外的爱情与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