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淮剧《屈原》上海市建新淮剧团演出
标签:
淮剧屈原陆少林筱海红顾艳琴 |
分类: 屈原 |
1956年淮剧《屈原》上海市建新淮剧团2月11日在沪西大舞台首演
根据郭沫若剧本改编
主演:陆少林(屈原),筱海红(婵娟),顾艳琴(南后),王月龙(楚怀王)

陆少林(1928-)工文武小生、老生。江苏盐城人。出身戏曲世家,6岁随父母习艺,后拜耿濂童为师,专工文武老生。1947年到上海。1950年,以《渔夫恨》参加上海春节戏曲竞赛,获二等奖。1951年,以《朱春登从军》参加上海春节戏曲竞赛,获二等奖。1954年以《五郎出家》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三等奖。1955年入建新淮剧团。1959年入烽火淮剧团。1979年调入上海淮剧团。代表剧目有《九件衣》、《哑女告状》、《蝴蝶杯》、《杀猪状元》、《三钦差》、《杨乃武与小白菜》、《弄潮儿》、《杨立贝》、《沙家浜》等。
陆少林在《腊月雷》中饰张元秀,有淮剧麒麟童之称

筱海红(1934-)原名吴彩霞,江苏建湖人,1940年随父母学艺,父吴绍年,母吴海红,母亲吴海红与高玉花、吴兰花是早期江苏建湖等地区较有影响力的花旦,13岁进上海联谊淮剧团,取艺名小海红,后又改为筱海红,主演《三哭殿》一炮打响,14岁与周筱芳合演《田螺姑娘》,16岁与杨占魁同班,与杨占魁、蒯云霞合演《唐伯虎点秋香》等,
18岁进建新淮剧团与陆少林合作,演过:《孟丽君》、《十二寡妇征西》等。
解放后长期在建新淮剧团(后改为烽火淮剧团)担任主要旦角,1950年以《九件衣》参加上海市文化局第一届春节戏曲演唱竞赛获演员三等奖。1957年在盐城胜利剧场与陆少林、顾艳琴、谢长义等合演《孔雀胆》,这是她早期的成名之作。1958年与顾艳琴、陆少林、臧道纯等合演《合同记》(与顾艳琴分别饰演田素珍上下角色),1961年与谢艳霞、臧道纯、彭琴芳在共舞台参加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的淮剧演唱会,1975年在泰州市与王艳秋、张红英三演《白蛇传》受到苏北观众的欢迎,
1979年进上海淮剧团,1980年上演《哑女告状》,也是她后期的成名之作。
多年来塑造的角色:《孔雀胆》的阿盖公主、《哑女告状》的掌上珠、《十二寡妇征西》的穆桂英、《牛郎织女》的织女、《西厢记》的崔莺莺、《屈原》的婵娟、《二度梅》的陈杏元、《杨乃武与小白菜》的葛秀姑、《李毓昌放粮》的林静娴、《樊梨花》的樊梨花、《杨八姐游春》的杨八姐、《孟丽君》的孟丽君、《杨立贝》的杨素英、《红灯记》的李铁梅、《九件衣》的杨夫人、《蓝衫记》刘秀珍、《铡包勉》吴妙珍等。
筱海红戏照
顾艳琴(1922-1980)
原名余秀英,浑名“小毛头”,祖籍南京,移居苏州,出生于工人家庭,10岁进顾家班拜顾汉章学淮剧,取艺名顾艳琴,攻花旦、风骚花旦,文武兼备,在顾家班与顾雪琴等同班学艺。1943年在无锡中东大戏院演出;1945年来上海在高升大戏院与张云良、筱云龙、吉根宝、顾神童等同班演出;1946年在苏州成立神童淮剧团,与吉根宝、顾少春、薛如贵等人合作,主演过:《孟丽君》、《荒江女侠》、《惊天动地》、《杨门女将》等;同年在上海与马麟童、筱文艳、何叫天、王小楼、马九童等参加上海市淮剧联谊会为淮沪南义务小学筹募捐献;1948年与李玉花、何益山、叶素娟、筱惠春、颜筱琴等在上海电台播唱淮剧,每天1小时;1950年参加群义淮剧团与筱云龙、顾神童、陆少林、施龙花、董月红等人合作演出《百年血泪史》、《嘉兴八美》、《昭君出关》《郭子仪》《二度梅》等;
1952年参加建新淮剧团(1959年与日升淮剧团合并为烽火淮剧团)为建新、烽火主要旦角,演出剧目有《二度梅》、《屈原》、《西厢记》等;1958年与筱海红、陆少林等合演传统古装戏《合同记》(与筱海红分别饰演田素珍上下角色)。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