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蓝 眼 冯骥才
标签:
尤小五津门宋体蓝眼真画 |
分类: 小说散文【中】 |

蓝眼
冯骥才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用尽绝招,为的是骗过看假画的那双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画的,却凭这双眼识破天机,看破诡计,捏着这造假的家伙没藏好的尾巴尖儿,打一堆画里把它抻出来,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要价不低,也不算太高,两边稍稍地你抬我压,十八两便成交了。
打这天起,津门的古玩铺都说锅店街的裕成公买到一轴大涤子石涛的山水,水墨浅绛,苍润之极,上边还有大段题跋,尤其难得。有人说这件东西是打北京某某王府流落出来的。
他当初怎么打的眼,已经全然不知。此时面对这画,真恨不得钻进地里去。他二十年没错看过一幅。他蓝眼简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说真必真,说假准假,没人不信。可这回一走眼,传了出去,那可毁了。看真假画这行,看对一辈子全是应该的,看错一幅就一跟头栽到底。
所幸的是,他最后总算想到黄三爷的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
明线:蓝眼的活动, 买真画、在谣言前的动摇、买假画发现上当醒悟。
暗线:黄三爷精心策划,卖真画、 散布谣言、 卖假画致使蓝眼上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小说人物之所以有传奇色彩,得益于作者情节的巧妙安排,叙事的有起有伏。
B蓝眼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尺。由于他的自负,他买《湖天春色图》时看走了眼, 从书生打扮的人手里买了赝品。
C佟老板派人花大价钱从崔家买回了真画,保住了裕成公的牌子,也保住了蓝眼的名声。
D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文面上,只见蓝眼的活动。买真画、买假画、发现上当、醒悟。而在暗处,黄三爷在一步步精心策划。卖真画、散布谎言、卖假画。
E蓝眼坚持了二十年的看画标准,却在见到假画的那一刻改变了。说明坚持是艰难的,甚至是残酷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用坚持。
(2)文章在开头部分对蓝眼的看画本领大加渲染,有什么作用? (6 分)
(3)文中为什么反复地写蓝眼“眼镜片刷地闪过蓝光? (6 分)
①照应标题"蓝眼"。(1分)
答案示例:
(1)造假者黄三爷高超的造假"功力",蓝眼败在了造假高手的剑下。
②黄三爷卖假画的"功力"高超,黄三爷先卖真画,而且卖画者提醒蓝眼:"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为下文他卖假画铺垫,再制造舆论,诱使蓝眼去买假画,所有环节,都天衣无缝,蓝眼被黄三爷牵着鼻子,一步步地陷入其圈套,跌进绝望的深渊。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眼下的 "制假",我们要时时注意,识别防范各种造假现象。
(2)蓝眼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影响蓝眼的,是黄三爷制造的舆论,佟老板在舆论压力下的动摇,则给了蓝眼致命一击,蓝眼开始动摇并一错再错。蓝眼不是败给了黄三爷,而是败给了自己;不是败在专业素养,而是败在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候,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失败是必然的结局。要学会承受压力。一个人的能力越高,面对的挑战也就越多,压力就越大。做这样的"高人",势必要学会面对挑战,学会承受压力,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相信自己,坚持一个准则不动摇。
(3)、打败蓝眼的是舆论。 "三人成虎",舆论是非常可怕的,而黄三爷正是利用舆论的力量,打败了辨画如神的蓝眼,小说表现出来的现象发人深思。
俗世奇人,奇人俗事——《蓝眼》赏析
读完小说,不禁拍案叫绝。俗世奇人,奇人俗事。不愧大家手笔,写些小事也这么惊心动魄!
一、情节曲折有致。
叙事一波三折。小说人物之所以有传奇色彩,得益于作者情节的巧妙安排,叙事的有起有伏。
我们来回顾一下小说的情节:先买真画:蓝眼“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眼镜片刷地闪过一道蓝光”。这是真画,用十八两金子买下。再买真画:蓝眼到了崔家一看。“眼镜片刷刷闪过两道蓝光.傻了!……这幅真的是神气”!用七条金子买下辨出真假:两轴画并排挂在墙上,“蓝眼上前一瞧,眼镜片刷刷刷闪过道光。人竟赛根棍子立在那里”先前那幅是真的.刚买回来的这幅反倒是假的!
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文面上,只见蓝眼的活动。买真画、买假画、发现上当、醒悟。而在暗处,黄三爷在一步步精心策划。卖真画、散布谎言、卖假画。
二、欲抑先扬的写法。
先把蓝眼渲染得很神:“看假画,双眼无神:看真画,一道蓝光”“看画无论大小.只看半尺……”后让蓝眼栽得很惨。先让他以不菲的价格把真画买到手.再让他攒着真画用天价把假画买去。
三、让人反复玩昧的主题。
相信每个人读完这篇小说.心中都会感慨万端,很难平静下来。小说给人留下的回味很多。在很多方面都能给人启示。
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自古以来,真与假的斗争就没停止过。小说中的蓝眼是个看画的行家,最后却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中了对手挖空心思设下的圈套。看画高手败在了造假高手的剑下.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眼下商界的“防伪”与“制假”。
2.蓝眼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
影响蓝眼的,是舆论,而制造舆论的人却是黄三爷精心安排的,佟老板在舆论压力下的动摇.则给了蓝眼致命一击.来自最亲近的人的力量是最大的。蓝眼不是败给黄三爷,而是败给了自己:不是败在专业素养,而是败在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3.“树大招风”,要学会承受压力。
一个人的能力越高,面对的挑战也就越多。做这样的“高人”,势必要学会面对挑战,学会承受压力。现实大多如此.能力越高.压力越大
4.坚持一个准则是件很困难的事。蓝眼坚持了二十年的看画标准。却在见到假画的那一刻改变了。坚持是艰难的.甚至是残酷的.常常要付出许多代价。可是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