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天井湾是我初涉驴圈不久,二零零八年元旦第一次登顶的处女游,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外桃源。它散发着一种神奇不可抗拒的魅力,对我有着永远的诱惑,那份情结、那份痴迷不可言状。每年都要走几次,或登顶或休闲。今年慑于GW的严防死守,只能望湾兴叹,但内心始终魂牵梦萦,让人欲罢不能,割舍不下。最近连续降雨,正是天井湾瀑布奇观最佳欣赏季。喜闻各种利好,铁马大哥提前视察调研后,终于领着大家去了久违的天井湾,饱览瀑布奇观,算是心想事成,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
小粗滩进山,一抬眼就看到了香炉子峰。因整座山峰形似一个巨大的烧香炉子而命名。山峰中间的监控瞭望塔,就像是插在炉子中间的一柱香火,称其为香炉子峰真的很形象。林中落叶下、草丛中,蘑菇们露出了胖嘟嘟的脑袋。大的小的,朴素的、鲜艳的,都在初秋微凉的季节张开了探索世界的眼睛。不认识,还是不采的好。偶遇打栗子的村民,打个招呼:“大爷,打栗子呢,辛苦了,我们只是爬山经过,没动您的栗子”。大爷一连喋喋说:“没事没事没事,捡就行,新鲜的,快捡着吃。”越是这么说,越是不好意思品尝,能顺利进山通过就阿弥陀佛了。简聊中得知这片山是大爷承包的,老伴在千佛山干家政,自己打理着栗子园。一年的辛苦,一年的劳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打完挑下山去壳,鲜栗子才5元一斤,这钱来得真不容易。
很快拔到三岔垭口,有的小伙伴开始卸包休息,九哥说想去香炉子峰看看,走呗,闲着也是闲着,陆陆续续6个人先后到达山顶。站在山顶举目远望,视野开阔、层峦叠嶂;一半是蓝天,一半是白云;玉泉寺大殿、定南针、歪头山、鸡冠峰尽收眼底。适逢清晨的阳光穿破晨曦薄雾,带着暖暖的光芒迸发出来,洒落在香炉子峰上,瞬间整个山巅尽染金光,这不正是“日照香炉生青烟”吗?美哉妙哉!
连续数天的阴雨天暂告一段落,气温触底后又反弹回升,最高温度32度。山里无明显风动,感觉又焖湿度又大,队伍行走起来格外缓慢,基本是走一会,歇个够,凉个透再走。到达武士石时已是10点半了。
鸡冠峰山脊上的奇景—武士石,户外名驴江陵儿第一个发现拍摄;投稿参加泰山GWH的摄影比赛,获优秀作品奖,起名叫中剑的武士。它就因官方的宣传图片火了,最近两年这里成了驴行热点,非防火期几乎每个周都有三三两两的驴友去观瞻。有说像是身怀六甲的孕妇,有说像是身背降落伞的宇航员,有说像《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还有说像是一尊观音菩萨,我尊重江陵儿原创,还是叫它武士石吧。第一眼看到就被深深的震撼了!让人不由惊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力,也真正理解了什么叫鬼斧神工!除了我,都是第一次来,各种角度观赏,拍照,依依不舍。
偶遇夜登的寒冰老师独行下山,佩服他的超强体能。刚到山脊,又偶遇了来去过客两人,合影留照后,各自去往卖饭棚。沿山脊一路走一路玩,各自找寻秋天的果实,都有收获,虽然不尽人意。13点10分,终于到达又一奇景—大象石。
巨大笨重的身型,又粗又壮的圆柱腿,又圆又大的两个扇风耳,鼻子高高扬起,以至于只能看到短短的鼻子根部,但是清晰可见鼻子甩出的水顺脖子流下来的痕迹。同行的小伙伴也有说像老牛的,还有说像天狗的,甚至还有人说像骆驼的,反正官方没命名,随自己天马行空去想像吧。
简餐补给后开始去往天井湾,旧道谙熟,过羊栏沟、石屋沟,心中一直掂念天井湾,无暇顾及沟里很多掉落在地的大栗子,也不知是否没人要。更不知是甜还是面。
泰山鹞子沟是一个比较阔大的峡谷,整个峡谷就像一只巨大的鹞子铺开两翼展翅飞翔,鹞子沟因此命名,以讹传讹成了人们口中的窑子沟了。鹞子沟保持着原始风貌,蜿蜒绵长,奇峰怪石林立,地形高峻,河道受断层控制,谷底基岩被流水侵蚀多呈穴状,叠水流瀑,积水成潭,因而形成瀑布成群、潭瀑交替的景观。
在鹞子沟西翅膀的瀑布中间,有一个稍微平缓的大石坪,坪中间有溪水在石上潺潺漫过,可濯足可戏水,也是一个天然的观景台。于是小心翼翼奔过去亲水嬉水。玩到兴起,忍不住仰天躺平,放空自己;闭眼小憩,静听流瀑。脑子里突然闪现一个人,回忆涌来。三年前相似的场景,相近的地点,三人雨后登顶到此看水,也是我最后一次夏天和您到天井湾。最近三年只是冬天去看冰瀑,夏天再也没到过这里。往事如昨,转眼间早已阴阳两隔。有种隐秘的痛开始弥漫,大脑一片空白,忽然有泪,哽咽却是无语。我不能秋日悲寂寥,不再叹世事无常,将这份兄弟情悄然沉淀,归于平静,回归现实中。
鹞子沟翻身过山脊,就到了鹞子沟的主沟里,泰山东北麓的著名景点奇观--天井湾也就到了。天井湾是三面垂直的山崖围成一个敞口的U型井壁,高耸的峭壁上,瀑布急流一泻而下,直冲崖底,形成数米深的阔大水潭,只有东北面一个出口泻水,整体形状如残缺的天然水井,故称“天井湾”。也有一说法是因为像胶东的天井院子。天井湾水系丰富,有五路来水:一是鹞子沟的来水,另外四路是《泰山道里记》的记载:“两山中峡,俗名雁岭河,水东流汇为天井湾,东北为小冰牢峪,即《岱史》天牢峪也。水东北流入天井。眺平台西北六里为大冰牢峪,水东北流入天井。北为青冈峪,水东南流入天井。”来自不同方向的峡谷水流,在这里沿着光滑的河床飞泻而下,呈“丫”型交汇,神奇地同时下沉,汇于天井湾。就形成了一潭有两个瀑布的美景奇观。
从上面俯瞰:两道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形态各异,一左一右、一宽一窄、一刚一柔,汇聚成一个水潭,顺河谷向天龙水库流去。离着老远便听到瀑布轰隆隆的奔流之声,用虎啸龙吟一点也不为过。放下背包,小心翼翼下到瀑布跟前,只见崖壁上端左右各涌出一股清流:左侧的瀑布水流刚劲有力,好像天空伫立的两把刀剑,在崖壁横断层交汇,在阳光的辉映下熠熠闪烁着刀光剑影,瀑布尽头飞溅起一层层金属火花。右侧的瀑布则水流婉转绵柔,宛若仙女手中的白色飘带,丝绸般透着亮,浅浅的、弯弯的、由细渐粗,随崖壁褶皱择路而下,四散飘落。密密的洁白细浪又像一颗颗白色珍珠,一粒一粒滚落,滑过山石,两道瀑布刚柔并济,汇聚在下方清澈的绿色水潭中。虽然比不上百丈崖和老龙窝那般气势磅礴,还是被它的壮观深深震撼到了!任轻吹的山风拂素面,任溅起的水雾沾衣衫,我撷山水入茶盏,慢煮驴程清欢。
遇到打栗子的村民,喊个阿姨,叫声大哥,先后问了俩人,确认大门二门都是“北京欢迎你”后,从容不迫,脚步加快,内紧外松,大摇大摆出去了。谁紧张谁知道,哈哈。
泰山天井湾,我心中永恒的风景!在雨水最丰沛、瀑布最壮观的季节,我们如约而至,有幸没有缺席。我坚信这不是最后一次,我还会再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