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烟花”过境后,丰沛的雨水让泰山酣畅淋漓地洗了个凉水澡,洗出了泰山的醉美风光。怀着对雨后美景和夏日清凉的向往,去泰山又双叒叕登了个顶。
烟花过后盛装而来的,依然是泰山的飞瀑、流泉、云海,构成一幅幅醉人的山水墨画。“云龙三现”、“龙潭飞瀑”、“白龙跃岱”“泰山玉带”等美景再现,令人叹为观止。沿大众桥东的步行路缓缓前行,亦步亦趋欣赏着水势的壮观。一条条山涧中涌现出大大小小的飞瀑激流,仿佛积攒了足够的能量,奔腾的水自高处倾泻而下,顺地势形成了许多旋涡,泉鸣浪涌,隆隆“吼”着磅礴的气势,汇入泰山西溪(通天河)里,渐流渐远,气势恢宏。拘一捧溪水轻轻拂在脸颊,润泽清凉,给人一种重生的畅快感。
为安全起见,选择尽量走旱路,听泉处遇无法避开的溪流,只能水路也得过了。这里的水流波光粼粼,清浅但湍急。换上溯溪鞋,把登山鞋挂在脖子上(这形象估计也是没谁了吧),高挽裤管,双脚刚放进去,这水冰凉冰凉,立马打了个激灵。蹚着蹚着,我突然多巴胺爆棚,抬起脚丫很有节奏地pia
pia踩起水来,自导自演,笑得前仰后合。踩得水花四溅,像是散珠洒玉,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殃及了衣衫,浑身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凉的水花。从衣到肌,从肌到心,从心到魂,游走于人的血液,渗透进人的骨髓,沁满人的灵魂,慢慢一点一点地弥漫整个身体,直达天灵盖,这冰爽,算是到极致了。恍若回到了小时候下雨天嬉水打水仗的时光。所谓岁月静好,也不过就是这般,无拘无束玩闹,没心没肺傻笑。
烟花过后,打虎峪和桃峪兼具山之绿意、水之灵气,带来了别样的感觉,多了活泼,多了灵动,多了秀美。怀一颗素心,放轻脚步,悠哉游哉缓行在静谧的大自然里,以感恩的心去欣赏每一处风景。轻拂的是湿润的丝丝微风,吮吸的是草香芬芳的清新空气,盈目的是翠绿群山、溪流山泉,入耳的是水声激荡、虫鸣鸟啼。毕竟三伏天,走起来依然汗水直冒,甚至汩汩而出,把每一缕头发黏在后颈上,也会把衣服贴敷在皮肤。但也不会令人心烦,一滴汗都没有,是不是觉得过了个假夏天?大汗出了一波又一波,仿佛是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涌出,边挥汗边感受自己生命里的元气满满。有时候生命的快乐就是能量酣畅淋漓的释放。
偶遇了“泰山玉带”奇观,远远望去,烟花后的云雾犹如一条白色的玉带缠绕在泰山的半山腰,浑然天成,这宛如仙境的奇景,丰盈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平阔处来一瓶英伦美式咖啡,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一摒弃在山里,换成书画琴棋诗酒茶后带回家。沿途虽没有惊艳的风景,也无精华的景点,但只要你在路上,就是一道靓丽的行走风景。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在行走里,也在心里。
快速穿过天街,按惯例走凤凰山登顶。遇建筑拦挡,下撤到孔子庙。尽管这次状态不算好,但靠着内心的倔强与执着,一步一台阶,步步耗能,终于到达1545,我还是那个含笑如初的我。
北天门牌坊吃饭,收拾干净垃圾,沿后石坞下山。每一次登山不损伤一石一木、不带走一花一果,产生的垃圾全部带下山,这也是我热爱泰山、爱护大自然的一个自证吧。
到古松园偶遇一男子背着孩子气喘吁吁上来,问及情况,说本来下去了又被撵上来了,有人拦着不让走。不明就里,有些懵逼。因自从小天烛峰滚落山石后,我也是第一次走,不管它,既来之则安之,这是我一贯作风。大不了原路返回坐索道下山呗。走到元君庙的东出口台阶处,看到有几个游客被拦,正在和拦路大爷交涉。趁机悄悄快步通过,欧耶!再一次诠释了“人品好,挡不住”这句话的内涵。俺继续攒人品,呵呵。
五点十五分到停车场,走最美高速,看醉美夕阳,四十五分钟就进家门了,这济泰高速费贵是贵了点,可真的是很快,景色也是真的美。
看似我每次写得都很随意,不像山客先生吟诗作词那般的讲究,但我写前脑子里也得大体勾勒一个框架,也得尽量用词准确。身体微恙加各种琐事把时间切碎,习惯早睡,又熬不了夜,迟迟静不下心来。但不管怎样,终于还是在周末前写出来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